近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遼寧錦州時強調,要堅持治山、治水、治城一體推進,科學合理規(guī)劃城市的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tài)空間,多為老百姓建設休閑、健身、娛樂的公共場所。
為老百姓建設更多的公共場所,各地各部門需要在盤活閑散資源、合理利用空間、強化后期管理上多些“繡花”功夫,站在人民的立場服務于民、建設為民,真正讓“詩和遠方”讓老百姓觸手可及。
盤活閑散資源,把“該用的”用到“刀刃上”。近年來,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老百姓的公共休閑區(qū)域顯著增加,特別是城市公園、小區(qū)公共場所中,供老百姓休閑的公共設施也在顯著增多。然而,資源再多用不起來就是無效資源,有的休閑場所設施損壞長期失修無人管理,有的休閑場所選址區(qū)域極其偏僻且無光亮照明,長期下來雜草叢生,無人問津。各地各部門要站在老百姓的立場上,全力以赴盤活各類閑散資源,供老百姓休閑使用。一方面,要加強區(qū)域內閑散資源的排查摸底工作,加大對老百姓極其需要的且有必要有價值的閑散資源盤活,做到“物盡其用”。另一方面,對一些需要花大精力和經費進行盤活的閑散資源,要學會算大賬,用發(fā)展的眼光衡量盤活的價值意義,做到“有用的才是最值得的”。
合理利用空間,建設更多老百姓需要的“口袋公園”。近日,住建部印發(fā)通知提出,今年推進全國建設不少于1000個城市“口袋公園”,促進解決群眾身邊公園綠化活動場地不足的問題。合理利用空間,就是要建設更多的“口袋公園”,供老百姓休閑使用。各地各部門要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始終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最大半徑的合理規(guī)劃建設好“口袋公園”,服務到更多老百姓娛樂休閑。首先,要在居民集中區(qū)合理選擇適當位置,在最大程度上滿足最多老百姓需求,保障更多“口袋公園”覆蓋更多城市居民。其次,要加強“口袋公園”公共設施的配套,通過走訪、調查問卷等方式,最大程度上問民所需,讓老百姓的需求就在身邊得以滿足。最后,“口袋公園”不是一勞永逸的工程,需要持續(xù)發(fā)力、久久為功,需要及時止損補缺、更新維護,要用心用情把老百姓的“口袋公園”建成“幸福樂園”。
強化后期管理,讓觸手可及的“詩和遠方”長久保鮮。老百姓的公共場所不是建好就可以放手不管的事情,不僅要建設好,更要管理好。三分建設,七分管理。各地各部門要強化日常管理,一方面,要強化資金保障,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強日常巡查管理,長期保持公共場所的高品質。另一方面,在抓好硬件建設的同時,要注重開展持續(xù)的宣傳教育,讓老百姓在享受美好的同時,能夠自覺維護環(huán)境設施,珍愛城市留白空間,以實際行動呵護觸手可及的“詩和遠方”。(文文)
(編輯 蘇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