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亮高誒,板板橋誒,橋又高,腳又小,乃么哪嫩,那嫩跑誒。”2月11日下午,張家港鳳凰鎮(zhèn)濱湖社區(qū)一間活動室里,78歲的吳歌(河陽山歌)江蘇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尹麗芬,正在演唱兒歌代表《亮亮高》?!艾F(xiàn)在我唱一句,大家跟一句?!闭f罷,尹麗芬分解歌詞,領著臺下的小朋友,一起唱起來。
互動中,無論吐字還是旋律,身穿粉色羽絨服、綁著小辮子的黃冬悅,都表現(xiàn)得很成熟。一問才知,原來,她在讀幼兒園的時候,尹奶奶就到學校里教說方言,教唱河陽山歌,每周一次。
這是鳳凰鎮(zhèn)“河陽非遺集 元宵喜樂會”活動上的一幕。當天,該鎮(zhèn)請來多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輪番展示中國傳統(tǒng)文化。除了河陽山歌,還有非遺美食豆腐干、拖爐餅,以及非遺技藝河陽烙畫。
河陽烙畫是張家港市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陳友忠不僅帶著作品講解,還提前刻好“魚?!薄皦厶摇薄昂J?!?,準備好電烙鐵,在社區(qū)廣場支起攤子,讓群眾也能體驗一把。大概用了10分鐘,鳳凰鎮(zhèn)中心小學三年級學生孫一曦終于烙完“魚?!?,不禁感慨:“挺費手的!手藝人真了不起!”
“鳳凰鎮(zhèn)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現(xiàn)有19項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我們從中挑選一部分,和大家互動?!兵P凰鎮(zhèn)綜合辦公室副主任羅景松沒料到,天陰沉沉的,但過來參加活動的群眾可真不少,“看來趕在學生開學前辦活動選對了”。
喜迎元宵節(jié),自然少不了美食湯圓。當天,社區(qū)一共準備了500碗湯圓,給參與者暖暖身。先把現(xiàn)場包好的湯圓端進去,再把煮好的湯圓端出來,志愿者張根保忙得直冒汗。“活動前一天,群里征集10名志愿者,還好我報得早,晚了真搶不到了?!狈滞赀@鍋,張根保顧不上嘗一嘗,又一個箭步向社區(qū)廚房沖去。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徐瑞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