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丁半文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fā)《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黨史學習教育的領導體制和工作職責、內容、主要形式、保障和監(jiān)督等作出全面規(guī)范,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工作的基本遵循。
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用黨的歷史教育人、啟迪人、感化人、鼓舞人,可以幫助廣大黨員不斷認清歷史方位,汲取開拓前行的智慧與力量。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注重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chuàng)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此番《條例》的制定和實施,對于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推動全黨全社會學好黨史、用好黨史,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睆V大黨員要學好用好教科書,從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中汲取智慧與力量,在新的趕考之路上考出好成績,奮力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絢麗華章。
歷史鐫刻著奮斗的輝煌,也指示著未來的方向。毛澤東同志曾告誡全黨:“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敝袊伯a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蘊藏在黨的百年奮斗史之中。從硝煙彌漫、艱苦卓絕的革命戰(zhàn)爭年代,到一窮二白、篳路藍縷的建設歲月,再到波瀾壯闊、驚濤拍岸的改革時代,黨的百年奮斗史揭示著發(fā)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性,蘊含著治國安邦的深刻道理,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以《條例》施行為契機,總結歷史經驗、認識歷史規(guī)律、掌握歷史主動,切實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系統(tǒng)性、針對性、有效性,拎清“從哪里來”的密碼,找到“往哪里去”的路標,打好“主動仗”,下好“先手棋”,就能更加堅定自覺地牢記黨的初心使命、開創(chuàng)發(fā)展新局,在新的趕考之路上考出好成績。
歷史不是塵封的記憶,也不是埋沒于故紙堆的故事。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為了以史資政、古為今用,教育引導廣大黨員不斷提升歷史素養(yǎng)、增厚歷史底蘊,在“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要樹立正確黨史觀,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fā)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正確認識和科學評價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增強學習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增強歷史自覺和政治擔當,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xiàn)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當前正在做的事貫通起來,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防止學習和工作“兩張皮”。要緊密聯(lián)系實際,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形式,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把握歷史新方位,順應時代新特點,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方能知其所來、識其所在、明其所往,努力開創(chuàng)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偉業(yè)。
“鑒往以知來,循道以致遠?!蔽覀冊谌魏螘r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忘記歷史,尤其是不能忘記我們黨的歷史。高度重視黨史學習,注重從歷史經驗中汲取開拓前進的智慧和力量,是我們黨長期以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政治優(yōu)勢。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xiàn)“十四五”規(guī)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站在歷史交匯點,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還有一個個“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趕考”遠未結束。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我們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fā)揚好。以《條例》施行為契機,推動全黨全社會學好用好黨史這本教科書,更好用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增長智慧、增進團結、增加信心、增強斗志,我們就一定能夠不斷開創(chuàng)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寫下勿忘昨天、無愧今天、不負明天的雄渾篇章。(丁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