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暑假過半,而對留學生們來說,故事也許才剛剛開始。
異國他鄉(xiāng),你正在夏校積攢學分、還是在歐洲旅行?
回國故鄉(xiāng),你是在城市體驗實習、還是在鄉(xiāng)間田野調(diào)查?
也許還有很多新鮮可能。
來,我們“交換”故事,交換的密碼是“興趣”,交換的答案是“經(jīng)歷”。它們刻錄在暑假,也收錄進年輪,是青春的放膽體驗,也如夏天無遮攔烈日的酣暢。
歡迎分享你的暑假故事,過去的或者正在發(fā)生的,在評論區(qū)留言互動,或發(fā)送至郵箱english@jschina.com.cn,你將有機會獲得精美小禮品哦!
今天的故事講述人是留學期間曾有兩次暑期交換經(jīng)歷的蔣楚嫣。
作者簡介
蔣楚嫣,1998年6月26日出生于江蘇南京。先后在多倫多大學學習英語和哲學雙主修,在紐約大學學習新聞學。作品曾經(jīng)發(fā)表在New York Daily News (紐約每日新聞)、Salon.com、Modern Luxury、Bedford+Bowery、Pavement Pieces, 內(nèi)容覆蓋調(diào)查性新聞、種族問題、生活方式、美食、和小型企業(yè)。擅長多媒體新聞,包括視頻、音頻、攝影和文字。
2018年暑假,我先后在牛津大學學習了莎士比亞課程,在加州伯克利分校學習了當代哲學倫理和心靈哲學課程。這兩次暑期交換,我至今記憶猶新,改變了我對很多問題的看法。
夏校的準備階段
暑期交流是我一直想要做的事,奈何之前缺乏了解暑期交流的途徑,加上年齡比較小,爸媽不放心我孤身在外。后來,我到多倫多大學讀本科,學校有很多夏校項目,一種是直接在對方的學校上課,拿對方的學分,再轉(zhuǎn)回多倫多大學,叫暑期交換(summer exchange),暑期交換過程中沒有本校老師帶隊。一種是多倫多大學和別的大學合作,用自己的老師上自己的課程,不用轉(zhuǎn)學分,但是用別的學校的場地,同時組織很多了解當?shù)匚幕瘹v史的實地考察旅行(field trips),叫暑期留學(summer abroad)。這兩個項目不重復(fù),但是時間可能會沖突。
在眾多項目中,我最感興趣的是加州伯克利分校和牛津大學的項目。在高中的時候聽學姐介紹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愉快交換經(jīng)歷,一直想體驗一下這個公立學校里排名世界第一、哲學專業(yè)排名世界前二十的名校風采。牛津的暑期留學項目學的是莎士比亞,在世界著名的莎士比亞環(huán)球劇場看莎士比亞戲劇、分別參觀莎士比亞的出生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Stratford-upon-Avon)、莎士比亞結(jié)婚和安葬所在教堂、簡·奧斯汀居住一段時間的家巴斯,這對有個作家夢的我來說簡直是夢幻般的體驗。于是,我開始著手準備。
我當時的成績平均績點是3.59 (滿分4.0),在以打分嚴格著稱的多倫多大學,這樣的成績可能能排到前5%。說實話,我從來沒有這么想得到一件事,申請這兩個交換項目使出我渾身解數(shù),占用了我所有的業(yè)余時間。我懇請暑期交換工作室的老師一遍遍幫我修改文書,頻繁地跑去寫作中心找導(dǎo)師給我提供修改建議,還拜托溫哥華的英語為母語的外籍華人同學幫我潤色,每篇申請都改了至少五稿。在牛津的暑期留學項目申請截止日期當天,我還跑去了項目的辦公室,把申請材料的字體調(diào)到完美,辦公室的一位白發(fā)女士對我的認真態(tài)度印象深刻,甚至特地問了我的名字,記到便簽紙上。
忐忑地過了大約一個月,在一個平平無奇的下午,我收到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暑期交換的錄取通知書。幾天后,牛津的暑期留學項目通知書也傳到了我的郵箱。這兩個項目互為補充,時間不沖突,既滿足了我專業(yè)學分的要求,也是我很喜歡的項目。我的暑期冒險故事正式開始。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暑期交換
在加州伯克利分校的就讀體驗令我終身難忘,我選了兩門5月到6月雙倍速度的課程(這些課程本來應(yīng)該上兩個月)。陽光的加州,友善的同學,通宵開放的宿舍圖書館,經(jīng)典的課程設(shè)置,15分鐘的洗澡計時,學校里定時回蕩的鐘聲都成為了我對伯克利的印象。
我在那里遇見了形形色色的年輕人:長得像美劇里主角一樣帥氣的男同學、在灣區(qū)舉辦音樂會的藝術(shù)家同學、家里開電梯公司永遠打扮精致的日本女同學、先是音樂家又成為哲學教授的老師、頭發(fā)灰白渾身都透著精英氣息的來自紐約的法學院學生、會說至少五國語言的宿管。這些人,讓我視野開闊,意識到人生的多種可能性,也讓我對和我不一樣的人更加包容、開放。
伯克利的鐘
我還在這里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生日。身處異國他鄉(xiāng),身邊沒有認識的人,我本想不動聲色地度過自己的二十歲生日,心中也難免有些失落。那天,宿管喊我晚上去他那兒一下,我有點緊張地敲開他的房門,迎面噴來很多彩色禮花,落到我的頭上、身上。宿舍里還有和我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日本同學上古早太(Sota Kamitani)以及他的朋友們。宿管端出了一個蛋糕,據(jù)說是他跑了很遠特地買的,吃完了蛋糕,宿管給我們介紹他房間里的照片,期間不知誰還開玩笑似的在我帽子里放了一個橘子。短暫的慶祝結(jié)束后,我繼續(xù)去圖書館學習,不一會兒,我看見了宿管發(fā)的快拍(Instagram): (此處為中文譯文)很高興今晚慶祝我最喜歡的兩個 4 樓居民/朋友的 20 歲生日! 祝他們在未來和今年夏天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剩余時間里一切順利!看完,我心里暖洋洋的。
我在宿管的房間慶祝二十歲生日。從左到右: Mizuki Hirayama、我、宿管(Christopher Palacios)、上古早太(Sota Kamitani)、Soichiro Kondo. Hana Kitawatase。
宿管發(fā)的快拍
當然,伯克利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我上的兩門哲學課。一門課是當代哲學倫理,教授跟我們閱讀、討論了很多當代美國社會有爭議的問題??墒且驗檎軐W太抽象了,沒有辦法用科學和統(tǒng)計的角度權(quán)衡這些決定在現(xiàn)實中造成的結(jié)果,所以在我看來,用哲學的角度決定社會問題可能考慮不夠全面。另一門課是心靈哲學,印象最深的是一篇論文,主要論點是“不管科技如何發(fā)達,我們都無法知道做一個蝙蝠是什么感覺,因為我們不是蝙蝠”。的確,不管科技如何發(fā)達,我們永遠無法體驗“當別人是什么感覺“。
牛津大學的暑期留學
在牛津大學暑期留學期間,我們就住在伍斯特學院(Worcester College), 學院在牛津市里。利用業(yè)余時間,我也參觀了其他學院,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個學院都有一個小酒吧。牛津市里酒吧更多,其中最為出名的可能就是奧斯卡·王爾德曾經(jīng)去過的那個12世紀草地酒館,牛津市里也有世界各地的精美菜品。
我和多倫多大學的同學們一起去倫敦參觀了大英博物館,按照行程去了莎士比亞的出生地、結(jié)婚和安葬所在的教堂,簡·奧斯汀居住一段時期的家巴斯(Bath),在倫敦看了很多莎士比亞的劇目表演,包括在莎士比亞環(huán)球劇場(Shakespeare’s Globe)等劇場看《冬天的故事》(The Winter’s Tale),《麥克白》(Macbeth)等。最有意思的作業(yè)是教授鼓勵我們探討在同樣的劇本前,劇院的不同演繹如何呈現(xiàn)對劇本的多種解讀。一個在文本上看似開心的結(jié)局用不同的語氣、肢體動作演繹出來,就可以成為充滿怨氣和緊張的結(jié)局。
牛津之行以一場正式晚宴結(jié)束,我們在學院的大草坪旁喝香檳、社交,等待敲鐘后,我們?nèi)胱窆ㄌ貏±镆粯拥拈L桌,按流程上了許多不同的酒、菜,最后還有咖啡?;顒咏Y(jié)束后,我們一行人合影,晚上在學院的小酒吧唱KTV,最后一天進行了緊張的期末考試。
▲我參加牛津正式晚宴的那天。
結(jié)束語
總的來說,伯克利和牛津的氣質(zhì)是非常不一樣的。一個擁有加州的陽光海岸、友善同學、和對美國社會的深刻洞見;一個擁有老派的體面優(yōu)雅、深刻的文化底蘊、和對生活方式(特別是酒文化)的注重。就像每個人的氣質(zhì)不同一樣,每所學校、每個地區(qū)的氣質(zhì)也不同。
暑期交換結(jié)束后,我讀完了本科,研究生又去了紐約。這兩次交換經(jīng)歷只是我人生的一小片段,但又覺得我走過的每一步、做的每一個選擇都續(xù)寫了我以后的人生發(fā)展,引出下一個篇章。
策劃:沈崢嶸
文字:蔣楚嫣(見習)
- 熱點
- 2022-07-31 20:06:35
- 熱點
- 2022-07-31 20:04:47
- 熱點
- 2022-07-31 20:04:07
- 熱點
- 2022-07-31 20: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