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來臨之際,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網信辦等10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開展“鑄魂·2024·清明祭英烈”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部署開展以緬懷先烈事跡、傳承英烈精神為重點的主題宣傳教育活動。英雄者,國之干。清明緬懷先烈,是為了銘記歷史,也是為了汲取奮進力量,更好地前行。
江山千秋永在,英烈風范長存。目前,我國已公布六批277處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名單,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平型關烈士陵園、雨花臺烈士陵園、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塔……青山有幸埋忠骨,走進這些烈士紀念設施,聆聽英雄故事化作的“國家記憶”,紅色歷史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成為我們凝心聚力的力量源泉。那些令人肅然起敬的名字和英雄故事如熊熊燃起的長明火,照亮了一個民族不屈不撓、逐夢前行的奮進道路!
英烈紅色文化是青少年思政課的重要內容和鮮活教材。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烈士褒揚工作和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強調“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江蘇開展青少年線上憑吊革命先烈活動,將全省86家烈士陵園納入其中,激發(fā)青少年愛國熱情;寧夏固原第二中學連續(xù)29年組織學生徒步百里祭奠英烈,讓廣大網友深感震撼與感動。行走的“大思政課”中,紅色文化的“精神富礦”和“聲光影景”的紅色陣地,將英烈紅色文化根植青少年心田,在跨越時空的“對話”中,涌起內心向上的力量。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圩樱瑢τ谒麄兪澜缬^、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至關重要。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用好紅色資源培育時代新人紅色旅游助推鑄魂育人行動計劃(2023—2025年)》,力爭利用三年時間,打造百堂紅色研學精品課程,推出千條紅色旅游研學線路,開展萬場紅色旅游宣講活動,覆蓋全國上億大中小學師生。長春推出全國首創(chuàng)融媒體出版物《長春日知錄》,利用AR技術講述城市歷史;江蘇沙家浜開發(fā)“沙家浜紅綠新學堂”研學實踐項目,將旅游體驗與宣教課程相結合,潤物于無聲。新的打開方式讓青少年在游和學中汲取精神養(yǎng)分,潛移默化中觸摸歷史、了解歷史,讓崇尚英雄、捍衛(wèi)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在祖國大地蔚然成風。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英烈精神永不過時。新征程上,讓我們沿著革命先輩的足跡繼續(xù)前行,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⒓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