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光,家國永念。今年清明節(jié)之際,在南京生活的王荷波、王崇典、郭綱琳三位英烈的后人,不約而同寫下一封跨越時空的“家書”。作為英烈的后代、更是英烈精神的傳承者,他們向先輩說說“自己的心里話”。
今天,揚子晚報聯(lián)合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推出H5交互小程序《一封家書祭英烈》。手機掃描二維碼,登錄小程序,讓我們一同向英烈敬獻鮮花,聆聽英烈后人的深情誦讀。
掃描二維碼,為英烈送花,聽后人深情誦讀
【王荷波烈士】
中國工人運動杰出先驅,黨的紀律監(jiān)察工作開創(chuàng)者
王荷波烈士
王荷波是中國工人運動杰出先驅,黨的紀律監(jiān)察工作開創(chuàng)者。1916年,王荷波輾轉來到南京,考入浦鎮(zhèn)機廠(今中車浦鎮(zhèn)公司)成為一名鉗工。南京浦口是津浦鐵路的終點,是當時南京工人群眾的集中地區(qū)之一。1922年,王荷波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津浦線上第一名工人黨員。同年,他創(chuàng)建了南京地區(qū)第一個黨小組——浦口黨小組。
1923年6月,王荷波當選為中共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共中央工委書記。1927年4月,中共五大在武漢召開,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中央紀律檢查監(jiān)督機構——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王荷波當選首任主席。在中央工作期間,他也始終保持著艱苦樸素、廉潔奉公的作風。
1927年10月,由于叛徒出賣,王荷波在北京被軍閥張作霖逮捕。在獄中,王荷波受盡酷刑、堅貞不屈,寧愿犧牲自己也要保全組織,1927年11月11日深夜,他在北京安定門外英勇就義,時年45歲。
后人講述
郭鵬:“品重柱石”四個字,當如是傳承
王荷波烈士曾外孫、南京市交警六大隊三級警長 郭鵬
“小時候,媽媽經常給我講曾外祖父王荷波的故事,在我幼小的心里,對他的事跡充滿崇敬與向往?!蓖鹾刹沂吭鈱O、南京市交警六大隊三級警長郭鵬告訴記者。
“絕不能走與我相反的道路”,王荷波臨難前留下遺言,請求黨組織對他的子女加強革命教育。郭鵬說,王荷波烈士的最后囑托,也將忠誠與堅定的血液注入一代代子孫身上,他的理想信念成為后人代代傳承的家風。
郭鵬告訴記者,曾有醉酒司機的親屬把2萬元現(xiàn)金放在辦公桌上,他立即上交組織;有一次遇到偷運油車線索,他熬夜看完半年的監(jiān)控,終于摸索出活動軌跡并將它安全截獲……“作為王荷波的后代,我將時時不忘他傳下的忠誠與干凈、責任,時刻肩負起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
家書節(jié)選:
您40歲生日的時候,工友們送您一塊寫著“品重柱石”的牌匾,您十分珍重,傳為家風。今年我也40歲了,工作中我常常自問,如此先輩家風,我當如何傳承?
大學畢業(yè)后,我主動考入南京交警,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在第一線、最基層拼搏了18年。交警的工作節(jié)假日忙碌、雨雪天無休,矛盾大、難點多,不顯山露水。但是我覺得,將危險和隱患扼殺在萌芽中,是和平年代里最幸福的守護。
——王荷波烈士曾外孫、南京市交警六大隊三級警長 郭鵬
【王崇典烈士】
面對屠刀,25歲的他說“為了革命成功,死也值得”
王崇典烈士
王崇典1903年出生在安徽渦陽一個書香世家,蕪湖中學畢業(yè)后,回鄉(xiāng)任教。其間,他積極支援“五四運動”,堅定了參加革命的決心。1926年,王崇典考入國立東南大學,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堅定不移地跟著共產黨干革命。為了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共產黨的理論、政策,王崇典主動承擔思想宣傳和發(fā)動群眾的重要工作。
1928年5月由于叛徒出賣不幸被捕,在獄中的他寧死不背叛黨組織,寫下了《告全體同學書》,希望同學們將革命進行到底。對前來探監(jiān)的弟弟,王崇典說:“人總是要死的,為了革命成功,死也值得,將來一定會有更多的青年投身革命斗爭的?!?nbsp;同年9月,王崇典被敵人殺害于雨花臺,年僅25歲。王崇典至死不向敵人屈膝,為革命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后人講述
梁洛嘉:同為東大校友,用實際行動譜寫青春之歌
王崇典烈士曾侄孫、東南大學2019級本科生 梁洛嘉
“正是有著像曾伯公這樣的烈士,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但他們的精神將永遠伴隨我們不斷前行。”王崇典烈士曾侄孫、東南大學2019級本科生梁洛嘉告訴記者,在英烈家風的感染下,他利用課余時間走遍了南京的紅色革命文化遺址,比如雨花臺革命烈士紀念館、渡江戰(zhàn)役勝利紀念館等,同時閱讀了多本相關書籍?!白鳛樾聲r代的年輕人,我們必須要了解光輝黨史,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矢志奮斗?!绷郝寮握f。
平日里,梁洛嘉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和愛國主義活動,包括植樹造林、支援貧困地區(qū)等志愿活動,用實際行動譜寫自己的青春之歌?!拔磥韺⒉粩嗵岣咦约旱奈幕仞B(yǎng)和綜合能力,把這些轉化為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真本領?!?/p>
家書節(jié)選:
您雖然已經離開了我們,但您留下的精神財富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力量?,F(xiàn)在的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不用像您那樣面對著槍林彈雨。但是,您的精神仍然在我們心中閃耀,您的故事永遠激勵著我們不斷前行。為了追隨您的腳步,我也考上了東南大學,成為您的校友,就讀于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為了祖國的信息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
——王崇典烈士曾侄孫、東南大學2019級本科生 梁洛嘉
【郭綱琳烈士】
她在獄中拒簽“悔過”書,以死明志永葆對黨無限忠誠
郭綱琳烈士
郭綱琳1910年2月出生在句容,1928年考入南京鼓樓“五卅”公學。在南京,郭綱琳三次參加上海學生到南京的請愿示威活動,在斗爭中走向成熟。1929年10月,郭綱琳加入了共青團,年底即轉為共產黨員。
1934年1月,郭綱琳因叛徒出賣而被捕。在獄中,郭綱琳始終保持著頑強的斗志和樂觀精神。她在手絹上繡了一枚五角星,表明對黨的無限忠誠;在枕套上繡了一只展翅翱翔的大雁,象征她嚴守黨的紀律和與難友們共同奮斗的決心。她還把兩枚銅板磨成心形,鐫刻上“健美”“永是勇士”的字樣,表達自己決不投降、永當無產階級勇士的堅定意志。郭綱琳在關押期間,郭家一直想方設法營救,但幾次都因她拒絕在國民黨擬好的悔過書上簽字而作罷。郭綱琳給家人回信說:“我不能造一點點罪惡在我的生命中。”1937年7月,郭綱琳被殺害于雨花臺,年僅27歲。
后人講述
郭常根:有責任把英烈光輝故事講給當代青年
郭綱琳烈士侄子、雨花英烈親屬宣講團成員 郭常根
談及自己的姑媽,無限的自豪和深深的敬意在郭常根心里油然而生,“小時候,我只是從書本上看到描寫革命烈士的文章,沒想到自己的親姑媽就是一位如此令人欽佩的女烈士?!蓖诵莺螅8鳛槭着蓡T加入“雨花英烈親屬宣講團”。他走進高校、走上講堂,把革命烈士的故事講給許許多多當代青年聽。
郭常根告訴記者,自己在他外孫女所在的金陵中學河西分校進行宣講后,發(fā)現(xiàn)孩子對于家族先烈的遺風有了深刻認識。她在日記中寫道:“了解了很多前輩往事,為家人前輩犧牲感到惋惜心疼,但為她的舍棄小我、舍棄愛情和家庭小愛而堅守守護國人信仰的大愛,這樣的人生選擇感到震撼。這些感受有時會在我疲憊和消沉的時候給我力量,想想我的那些疲憊和消沉算不了什么困難。我會好好學習,讓自己更加有用些,長大了也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p>
家書節(jié)選:
您為了國家民族大業(yè),不顧自己生命的安危,在86年前就光榮地獻出了一切!這是我們家族中永遠的悲痛!也是永遠的驕傲!
如今可以欣喜地告慰您:您所期盼的強國富民、中華復興正在闊步邁進!您和先烈們向往的“鮮花開滿大地”的情景已經到來!
——郭綱琳烈士侄子、雨花英烈親屬宣講團成員 郭常根
策劃:李軍 陳郁
統(tǒng)籌:張可 徐昇 付逸杰 薛蓓 徐小夢
記者:馬祚波 劉麗媛 姜婧儀
制作:陳敏
校對: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