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安河下古鎮(zhèn),青石板鋪成的古街,無聲地訴說著繁華往昔。
鋪路條石每塊長約1米,總長蜿蜒5公里。石頭的來源說法不一,比較可信的是“鹽商出資購買”說。
政協(xié)淮安市淮安區(qū)委員會編的新書《淮安鹽商》出版,講述因“運”而生的鹽商群體與淮安的故事。
他們,亦儒亦商。山陽醫(yī)派、淮揚菜、園林等地方文化符號,都與他們息息相關(guān)。
清代大才子袁枚也是一枚隱形的鹽商。
鹽商聚集,造就河下繁華
“運河之都”淮安,因“運”而生,因鹽而盛。
公元前486年,邗溝開通,淮安成為運河沿線最重要的城市之一。黃河奪淮入海后,淮安因地處黃、淮、運三河交匯處,“居天下之中”,成為中國古代的交通樞紐,也步入歷史發(fā)展的快車道,與揚州、蘇州、杭州并稱為運河沿線上的“四大都市”。
鹽是日常生活必備。漢代晁錯的《鹽鐵論》,把鹽與鐵視為國家的生命線。歷代王朝對鹽的管理與營銷也都十分重視?;窗玻驗楠毺氐牡乩砦恢?,自先秦以來,一直是國家重要的鹽產(chǎn)區(qū)和鹽業(yè)管理中心。
因為鹽務(wù)管理機構(gòu)的駐設(shè),來自山西、陜西、徽州、蘇南等地的鹽商紛紛遷居淮安。鹽商是江淮地區(qū)重要的稅務(wù)征收群體。他們的辛苦經(jīng)營,也為這座城市注入源源不絕的動能。
淮安河下古鎮(zhèn)
兩淮地區(qū)運河城市,有兩處名為“河下”的鹽商聚落。一處在揚州城南,一處在淮安城北,分別被稱為“南河下”“北河下”。
淮安河下古鎮(zhèn)
因為鹽商的到來,河下店鋪鱗次櫛比、百貨聚集、舟楫停埠、商賈輻輳,十分繁華。
隱形鹽商袁枚大膽“裸辭”
來自全國各地的鹽商,舉家定居淮安。
《淮安鹽商》一書介紹,這些鹽商包括來自山陜的閻、高、李、梁、王、劉、杜、喬等姓,來自徽州的程、汪、吳、鮑、曹、朱、戴等姓,來自云南的周、何等姓。根據(jù)清代康熙《兩淮鹽法志》中收錄,當(dāng)時淮安、揚州二府業(yè)鹽的山陜、徽州商人共有428位。
清代大才子袁枚,頂著多重頭銜,詩人、學(xué)者、吃貨……殊不知,他還在淮安鹽商的經(jīng)營中人有股份,從中獲取一部分利益,算是一個隱形鹽商。
《淮安鹽商》書影袁枚書聯(lián)
他21歲考中進士,歷任多縣知縣。30歲時辭官,卜居于南京小倉山,以詩文為樂。
是什么給了他“裸辭”的勇氣?
袁枚結(jié)交了很多總督、巡撫、達官貴人,與淮安鹽商程志銓、程晉芳、程衛(wèi)芳三兄弟結(jié)下不解之緣,在程氏家族鹽業(yè)生意中投有數(shù)目不小的股資。
乾隆二十年 (1755) ,袁枚寫給程志銓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仆數(shù)來,仗昆玉之轉(zhuǎn)輸,為全家之生計,所以終養(yǎng)親,辭官不赴者,道此長城可恃故耳?!睘榱艘患疑?,袁枚很早就依仗程氏家族投資鹽業(yè),賺取一些利潤。
乾隆三十三年(1768),程志銓因“鹽務(wù)大壞,憂慮成疾,一病而亡”,袁枚投資其生意的本利2000兩白銀便化為烏有。再加上在程晉芳、程衛(wèi)芳兄弟生意中的本金,袁枚足足斷送了5000兩白銀。
這段時期,雖然程氏三兄弟的鹽業(yè)生意開始敗落,但袁枚仍顧及與程晉芳的友誼,并沒有對程家落井下石,甚至還“小濟急用”。程晉芳去世之后,袁枚還為他辦理了喪葬。不得已之下,便將手中所持程氏5000兩白銀借券燒毀,一了百了。
富而養(yǎng)生,淮揚菜是一種生活追求
很多鹽商及其子弟們,往往集鴻儒、詩人、書畫家、戲曲家、收藏家、美食家、醫(yī)藥家、園林家于一身。他們的宅邸園林,成為文人雅集的絕佳地。
著名的曲江樓雅集、晚甘園雅集、寓園雅集、荻莊雅集等,曾吸引國內(nèi)眾多一流文人前來聚會交流。大量的詩文書畫佳作由此誕生。
寄情山水、能書善畫、高歌吟唱的文化風(fēng)骨,平和養(yǎng)生、身心兼修的飲食態(tài)度,順應(yīng)自然、崇尚本真、追求至美的美食精神,清淡調(diào)和、南北相恬的中庸治膳風(fēng)格,也影響著鹽商的飲食審美水平。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xì),淮揚菜崇尚真美,追求精細(xì)、雅麗、清淡,被稱為“文人菜”。
生炒蝴蝶片沒有蝴蝶,而以鱔魚為原料,用刀劈成單片或雙片,加熱烹制后魚片卷曲,似蝴蝶起舞。這道菜不僅顏值高,而且口味咸鮮清香,魚片脆嫩爽滑。
欽工肉圓的主要原料是比較平常的豬精肉,但在制作的時候還要加些肥膘,摻點魚肉,還有點饅頭屑。將制好的肉圓和蒲菜一起煨,菜的清香和肉的鮮美互相浸染。
平橋豆腐色白如玉,嫩如凝脂,入口爽滑,香醇回味,取用的食材只是很常見的豆腐和雞湯。但林姓鹽商絞盡腦汁,聘請名廚,在平常的食材上下功夫,取3年以上肥母雞制成高湯,燴嫩豆腐片,配以雞肉丁等,再加人小鯽魚腦提鮮,出鍋前加豬油、胡椒、香菜末。
“淮安鹽商‘富而養(yǎng)生’的生活情趣,推動了地方醫(yī)學(xué)、美食、戲曲、園林建造和審美鑒賞水平的提升?!被搓帋煼秾W(xué)院原黨委副書記、《江蘇地方文化史·淮安卷》主編顧建國在《淮安鹽商》序言中這樣寫道。
文 | 現(xiàn)代快報+記者 劉靜妍 參考《淮安鹽商》
圖 | 現(xiàn)代快報+記者 錢念秋、資料圖、《淮安運河文化志》紀(jì)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