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00后的馬念龍畢業(yè)后就要去遠方了。從南京到拉薩,一場跨越3800公里的奔赴,一次歷時1年、從學生到志愿者的蛻變。
近年來,像馬念龍一樣,到西部去,到基層去成為許多江蘇高校畢業(yè)生們不約而同的選擇。越來越多的青年一代把知識和熱愛、夢想和勇氣裝進行囊,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yè),在基層一線書寫青春華章。
“在支教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七月的光灑滿校園,又一屆研究生支教團整裝待發(fā),即將開啟一段夢與愛交織的支教征程。
馬念龍是河海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yè)2018級本科生,也是此次支教團的一員,不久他將遠赴拉薩,將滿腔赤誠書寫在雪域高原之上。
談起自己與支教最初的緣分,馬念龍?zhí)岬皆诖蠖陂g參與的三下鄉(xiāng)暑期支教活動,“在山東沂蒙的那半個月,是我支教的起點,也是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雖然只是短期的支教老師,但那段難忘的經歷讓我真正明白了,人生的美好就在于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狈党糖暗哪欠萘魬倥c不舍更堅定了馬念龍再次投身于支教的決心:“那天很多孩子都哭了,我印象中孩子們一般都是因為玩具、零食、打針而哭,但那次,他們卻是因為我們的離開而流下了不舍的淚水,帶給我很大的觸動,我想我支教的腳步一定不會在此停止。”
于是,在看到研究生支教團的招募信息時,馬念龍第一時間提交了報名表格。當被問及為什么選擇拉薩時,他告訴記者,在他看來,拉薩是一個“很像支教的地方”,它在祖國的西南邊陲,有著特殊的氣候和文化,是我國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地方。“‘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這句話不只是口頭的熱情,也是我想努力踐行的目標?!?/p>
支教一年,自教一生。馬念龍對即將到來的支教之行滿是期待,“我希望在這一年的時間里,不論是在學業(yè)上、態(tài)度上還是性格上,孩子們都能夠有所轉變、有所進步,這是我們支教的意義。另外,我還想在教文化課的同時,運用自己的專業(yè)特長,教他們一些例如有聲語言、普通話規(guī)范表達之類的興趣課程?!笨梢哉f,從過去的三下鄉(xiāng)暑期支教之程,到未來的大學生支教團之旅,“在支教中遇見更好的自己”,是馬念龍對自己的期待,也是他對孩子們的承諾。
扎根鄉(xiāng)村,青春汗水潤良田
盛夏7月,距南京溧水縣城三十多公里的山野間,一畦畦稻秧長得正旺,片片水田蕩起陣陣碧波。
“稻秧長得好,因為土壤有肥力。我們施的是炭基肥料,既能提供植物養(yǎng)分,又能改善改善土壤結構。”南京農業(yè)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專業(yè)2021屆畢業(yè)生、芝山村南京石燕農地股份合作社成員龍國剛告訴記者,是生物質炭的讓如今的耕地變得越來越肥沃。
2020年,他跟隨導師南京農業(yè)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教授、國際生物質炭協(xié)會董事、農業(yè)部農業(yè)資源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所所長潘根興來到芝山村,在當?shù)?000畝的稻田上試用“生物質炭”。在芝山村,他見證著這里的土壤肥力明顯增加,水稻平均增產8%-10%,化肥減排達到10%-15%,稻米中的蛋白質、硒、鐵、鋅的含量均有提升。
“我的導師潘教授對土壤、農業(yè)的熱愛、求真及奉獻令我佩服,當?shù)氐拇鍟浝顣浄畔伦约移髽I(yè)投身鄉(xiāng)村振興的精神讓我感動,而芝山村的村容村貌的變化讓我決定沉下心、留下來、做實事?!比ツ?月,完成自己的研究生畢業(yè)設計后,家在河南的龍國剛決定留在芝山村,成為南京石燕農地股份合作社的一員。
在芝山,他跟隨導師的腳步,發(fā)揮專業(yè)所長,繼續(xù)在提高土壤肥力上下功夫?!拔覀冋趯嵤┩寥栏牧?、植物調理、固碳-減肥-增產-優(yōu)質四效協(xié)同的富硒健康水稻和富硒健康果茶菜的生產,這些農產品高效富硒、營養(yǎng)健康,能給當?shù)卮迕駧砀咝б?,也能讓更多人吃得健康營養(yǎng)。”
從“象牙塔”步入農村一年多,龍國剛愈加堅信自己當初的選擇。他坦言,農村的工作讓他日益發(fā)現(xiàn)自己所學的知識不夠廣博,而日復一日“接地氣”的實踐讓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明顯提高?!拔矣X得鄉(xiāng)村并不比城市差,能為鄉(xiāng)村振興盡一份力,我感到非常榮幸?!彼Φ馈?/p>
“守望相助”,讓青春向山向海
為什么選擇西部計劃?有人說可以免費旅游,還有人說能暫緩就業(yè)壓力。對此,江蘇大學2020屆本科畢業(yè)生曹露丹表示,“好奇在一線城市之外,鄉(xiāng)村教育現(xiàn)狀如何,所以想去西部看看”。當下,她覺得最有力的一個詞是“守望相助”。
早在大三期間,曹露丹就有支教的想法,2020年的夏天,曹露丹報名加入西部計劃,基于在校的優(yōu)異表現(xiàn),很快便通過了篩選,期間她也收到了上海一家外貿公司的offer,“我本身是國際貿易專業(yè),專業(yè)對口,但是‘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號召吸引著我?!弊罱K曹露丹放棄了上海工作的機會,選擇了去四川省眉山市西龍鎮(zhèn)桂花小學支教。
7月初,從江蘇坐了30多個小時火車后,曹露丹到達了西龍鎮(zhèn),翻開了志愿服務的篇章?!俺霭l(fā)前,對西部鄉(xiāng)村有諸多想象,但當?shù)诌_了目的地,學校的硬件環(huán)境比想象的好很多?!辈苈兜ぐl(fā)現(xiàn),在這里缺的不是基礎設施而是學生。
“6個學生?”當?shù)弥鶐У陌嗉墐H有6個學生時,曹露丹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沒想到在電視中才能聽到的新聞,出現(xiàn)在自己的身邊?!笨粗诮淌依锏?個娃娃,曹露丹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備課,認真教學,把所有的正能量傳遞給他們?!?/p>
曹露丹還拓展支教內容,盡力為孩子們提供更多服務?!霸趯W校組織文體活動、春游、手工,為孩子營造溫馨快樂的成長環(huán)境?!笨粗⒆觽冮_心的笑臉,曹露丹內心無比自豪?!澳且豢?,我感覺我的自我價值得到了實現(xiàn),作為西部計劃志愿者我作出了自己的貢獻?!?/p>
2021年,桂花小學校被鎮(zhèn)小學合并,支教期滿的曹露丹也離開了這所村小,但她仍然惦記著遠在四川的孩子們,“我一直跟他們保持著聯(lián)系,今年還打算再去西龍?!?/p>
因為這段寶貴的經歷,曹露丹對未來規(guī)劃也更加清晰,跨專業(yè)考上了重慶三峽學院師范類研究生,“畢業(yè)后我還是會留在西部,教師是我的第一目標,想幫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讓他們勇敢追逐自己的夢想?!?/p>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記者苑青青 孫秦旺 實習記者 姚楠
(編輯 余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