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五四青年節(jié)
明日我們將迎來
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
成立100周年紀念日
一百多年來
在燕趙大地這片紅色的熱土上
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
讓五四精神薪火相傳
他們用青春改變中國
甚至永遠留在了青春里
將畢生報效國家
將熱血融進山河
他們像一束束光
讓青春閃耀中國
青春,是心系家國、視死如歸
1916年
李大釗從日本求學回國后
積極參與正在興起的新文化運動
李大釗在《青春》一文中號召青年
“沖決歷史之桎梏,滌蕩歷史之積穢
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
許多青年在他的影響下
接受了馬克思主義
其中有些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
早期的著名活動家
1927年4月28日
李大釗慷慨赴死、從容就義
這一年,他不滿38歲
李大釗38歲短暫的人生
以青春書寫誓言——
“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建青春之家庭,
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
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strong>
青春,是血戰(zhàn)到底、保家衛(wèi)國
“人在陣地在,決不退一步!”
1953年7月
朝鮮戰(zhàn)場“408.1”高地
在敵軍飛機大炮的猛烈攻擊下
河北豐南籍干部
志愿軍第54軍135師404團3營7連3排
排長王占山
組織76名戰(zhàn)士吼出了這樣的誓言
在抗美援朝金城戰(zhàn)役中
王占山帶領戰(zhàn)友堅守陣地
4天4夜
打退敵人38次進攻
殲敵400余人
他先后參加遼沈、平津
衡寶、兩廣、抗美援朝
中越邊境自衛(wèi)還擊作戰(zhàn)
出生入死、英勇殺敵
4次受到毛主席親切接見
抗美援朝戰(zhàn)役結束后
王占山榮立一等功
被志愿軍總部授予
“二級戰(zhàn)斗英雄”稱號
青春,是無畏艱險、甘于奉獻
生于河北饒陽的藍天野
18歲時就被批準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除了進行抗日宣傳工作
藍天野還成為北平地下黨的交通員
他經(jīng)常騎著自行車
從西直門出發(fā)一直騎到西山
把淪陷區(qū)的物資和文件
送給解放區(qū)的同志
又從那里拿回各種物資
抗戰(zhàn)勝利后
按照黨的工作安排
藍天野無怨無悔地
開始了自己的戲劇人生
1948年秋天
從北京轉移到解放區(qū)的路上
為了安全,組織上臨時要求改名字
他就從原名王潤森改名為藍天野
并一直用了下來
從地下黨的交通員到演員
看似“無縫銜接”的背后
全是出于一個共產(chǎn)黨員
不怕困難、甘于奉獻的信念
青春,是仁心仁術、救死扶傷
出生在河北高陽的辛育齡
在18歲作出了兩項重要的人生選擇:
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加入白求恩醫(yī)療隊
他在戰(zhàn)火中
同白求恩并肩戰(zhàn)斗救治傷員
因多次目睹白求恩不肯撤退
為傷員做完手術的情景
萌生了學醫(yī)報國的念頭
50年完成1.5萬多例胸外科手術
為尋找針刺麻醉最佳穴位
不惜在自己身上扎針試驗……
辛育齡的百歲人生充滿傳奇
他是我國胸外科事業(yè)的拓荒勇士
又是人民健康的忠誠衛(wèi)士
做白求恩式的醫(yī)生是他一生的追求
青春,是自強不息、報效祖國
生于河北徐水的師昌緒
是我國材料領域
著名金屬學及材料科學大師
和戰(zhàn)略科學家
他少年時期目睹了饑荒戰(zhàn)亂
和外侮入侵帶給百姓的痛苦
在內(nèi)心樹立了
“中國一定要強”的堅定信念
20世紀50年代末
師昌緒成功研制出
中國第一個鐵基高溫合金808
代替了當時鎳基高溫合金GH33
作為航空發(fā)動機的渦輪盤
20世紀60年代初
師昌緒領導了我國
第一代空心渦輪葉片的成功研制
使我國航空發(fā)動機性能
上了一個新臺階
“作為一個中國人
就要對中國作出貢獻
這是人生的第一要義”
師昌緒用畢生精力和心血
踐行了這句話
青春,是義無反顧、舍己救人
1984年2月15日
沉綠湖畔,春寒料峭
王德恒的青春
永遠定格在了28歲
那一天
石家莊市動物園(今裕西公園)
沉綠湖岸邊50米處
有一名兒童落水在冰水中掙扎
王德恒毫不猶豫地縱身躍上冰層
和另一位搶救者浦昭楓
爬到孩子身邊
冰層突然斷裂
他倆和孩子一起落入水中
王德恒奮力將孩子頭部托起
他和浦昭楓一邊踩水
一邊托著孩子艱難地向岸邊游去
最終,孩子得救了
王德恒卻長眠在冰冷的湖水中……
王德恒被追認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
評定為革命烈士
如今的沉綠湖畔
為王德恒和沉綠湖英雄群體
建立紀念碑,永志紀念
青春,是辛勤耕耘、綻放邊疆
他們的青春,如此閃耀
100多年過去了
那一腔青春的熱血
那勇于拼搏和奮斗的基因
那敢于犧牲和奉獻的精神
從未停息!
時代在變、環(huán)境在變
中國的青年一代
為國家和民族奮不顧身的
沖鋒和拼搏始終未變
吾輩青年,依然熱血!
吾輩青年,堪當大任!
讓我們用青春與夢想
踏歌而行,逐夢未來
致敬青春
致敬最可愛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