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艾佩韋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做好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推薦評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锻ㄖ分赋?,黨中央、國務院決定,今年首次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開展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并要求各推薦單位要高度重視推薦評選工作,加強組織領導,精心組織實施,切實發(fā)揮黨委(黨組)領導和把關作用。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廣大公務員是干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中堅力量。在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政治標準放在首位,突出功績導向,注重群眾公認,選樹一批近年來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做出突出成績、時代特征鮮明、贏得群眾贊譽的公務員先進典型,強化榜樣引領,是凝聚埋頭苦干、勇毅前行更強合力的重要舉措,是為黨和人民贏得更大榮光的重要支點。
公務員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滿意”是當好人民公仆的基本標準。具體而言,“人民滿意”標準必須是政治素質過硬、業(yè)務功績過硬、群眾口碑過硬。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只有堅定如磐初心不動搖,樹牢宗旨意識,堅守人民立場,甘當為民服務的“孺子牛”,敢于與疫情戰(zhàn)斗、與洪魔競速、與暴雨抗爭;敢于破除改革中“利益藩籬”,勇闖創(chuàng)新中的“無人區(qū)”;敢于扎根基層推動鄉(xiāng)村振興、走進群眾完善基層治理;敢于正直如山、清廉若水,擦亮清廉底色,才能收獲“人民滿意”這份崇高而神圣的榮譽。反之,若不能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不能守好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的“責任田”,為人民服務講回報比講付出的多,講待遇比講業(yè)績的多,講委屈比講擔當?shù)亩?,就只會離人民群眾越來越遠,與“人民滿意”相差越來越大。
用“人民滿意”標尺丈量為民服務擔當,正是開展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推薦評選工作的初衷。為保障評選表彰工作成效,必須把好“首關”,樹立“人民滿意”的鮮明導向。對標“人民”二字,將評選表彰重點放在離在人民最近的地方,面向基層和工作一線選樹典型;聚焦服務人民的最前沿,注重推薦在應對重大斗爭、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表現(xiàn)突出的個人和集體;瞄準心懷人民的“好公仆”,注意推薦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中涌現(xiàn)出來的先進典型,真正把具有先進性、代表性和時代性的“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選出來,給予其最高榮譽,為奮進新征程匯聚榜樣力量。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兩年多前,第九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以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初心使命、敢于擔當作為的實際行動,在本職崗位上作出了突出業(yè)績,展現(xiàn)了公仆本色,凝聚了奮進力量,不僅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助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勝利,更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贊譽和信賴。奮進新征程,發(fā)揮崇高品格催人奮進、先進事跡鼓舞人心的作用依然意義重大。以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推薦評選工作為新的契機,在評選中對標學習,在表彰中見賢思齊,把“人民滿意”作為為民擔當?shù)臉顺?,讓更廣大公務員學習典型、爭當?shù)湫?,更要將他們身上的崇高精神和價值取向轉化為為人民服務的自覺行動。
為人民服務,讓人民滿意,這既是開展評選表彰活動的初衷,也是廣大公務員的奮斗方向。把典型選樹好,把精神傳承好,評選表彰活動必將凝聚起見賢思齊、奮發(fā)進取的磅礴力量,引領廣大公務員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書寫新篇章、創(chuàng)造新輝煌!(艾佩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