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這是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是黨和人民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重要保證。
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過程,就是以更高標準、更高要求、更高品質,補齊民生短板、辦好民生實事、提升市民生活質量的過程。近年來,常州加大力度推進民生實事落地見效,老舊小區(qū)改造提升、農村人居環(huán)境改善、生態(tài)綠城建設等一批民心工程,給市民的生活帶來具體而美好的改變。
一根收衣桿
黃伯林安居的故事要從一根收衣桿說起。這根收衣桿有2米多長?!笆忻嫔腺I不到這么長的,我自己做的,兩根不銹鋼細管子拼起來,頭上焊了一個叉衣服的叉子?!?/span>
什么樣的房子需要這么長的收衣桿?
▲麗華一村大板房(資料圖)
今年76歲黃伯林是麗華一村大板房的一樓住戶。這種房子隔音隔熱不佳,最困擾黃老先生的還是曬不到太陽。無奈之下,一家人只好把洗好的衣服掛到兩棟樓之間的閉路電視線上晾曬。閉路電視線離地約一層樓高,所以才有了這根特別長的晾衣桿?!白钆峦蝗幌掠?,人家手一擼就收完了,我們要用這根長衣桿一件一件叉下來。”因為整個一樓都曬不到太陽,有時候,這閉路電視線上的晾曬位置還有點緊張。
這根收衣桿黃老先生一家用了三十年左右,直到六年前,因為道路施工需要,他家前一棟樓拆除,全家才算曬到了太陽。但房子老了,地勢又低,地面積水、下水道返潮等問題越發(fā)嚴重。
2020年,常州將大板房專項整治列入民生實事項目。天寧區(qū)涉及3個小區(qū)31棟1335戶,鐘樓區(qū)涉及清潭、白云、花園、龍船浜等小區(qū)共計52棟2000多戶居民。
▲黃伯林完成選房
去年10月,黃伯林一家告別大板房開始搬遷過渡;今年10月,天寧區(qū)1210戶選擇置換新房的大板房居民完成選房,黃伯林幸運地抽到第一個選房資格,他在120套可供選擇的房源中,選擇了一間位于15樓的兩居室?!疤氐剡x了個高層,我們都上了年紀,今后,坐在家里沙發(fā)上就能曬到太陽了?!?/p>
至于那根兩米多長的收衣桿,黃伯林搬家的時候還是隨手帶了出來。一端的衣叉不知什么時候碰掉了。不過沒關系,告別沒有太陽的日子,這根桿子也沒了用武之地。
▲今年10月10日,天寧區(qū)首批大板房置換新建住宅商品房順序號抽簽活動舉辦
老城區(qū)3000多戶曾經的大板房住戶,每一家都有這樣一個愉快的告別,告別接漏水的盆子、告別發(fā)霉的墻壁、告別已經有點歪的陽臺……踏著“去年搬遷過渡、今年抽簽選房、明年喬遷新居”的快節(jié)奏,他們,正加速分享城市更新的紅利。
▲2021年4月25日常州大板房首次試拆工作在鐘樓區(qū)清潭新村進行。
告別大板房,擁抱新生活。今年年內,常州中心城區(qū)28.2萬平方米大板房異地置換房實現主體結構封頂,力爭到2022年徹底解決這一“老大難”問題。
一個小斜坡
“這個‘小斜坡’,改到我們心上了!”今年,鐘樓區(qū)五星街道勤業(yè)四村(南區(qū))老舊小區(qū)改造項目全部完工,9棟建于上世紀90年代的老居民樓煥然一新。
89歲的房民慶特別為門口新添的無障礙通道“點贊”。他的老伴患有阿爾茲海默癥,每次出門都需要坐輪椅,有了這個小小的斜坡,他就不用再麻煩鄰居幫忙抬輪椅。
“現在小區(qū)的路也好了,原來道路坑坑洼洼,下雨一身泥,天好一身汗,輪椅推都推不動,輪子都換了4次?,F在推得省力了,到哪都好?!蓖鈮Τ鲂?、電力管線入地、適老化改造……這個老小區(qū)的384戶居民,都和房民慶一樣,享受到了“煥新小區(qū)”的宜居生活。
老小區(qū)改造連著民生、牽著民心。“十三五”期間,常州共實施老舊小區(qū)改造建設項目115個,28.2萬平方米異地置換房建設項目穩(wěn)步推進。
今年,全市老舊小區(qū)提升改造工作目標任務為81個小區(qū),總建筑面積430萬平方米,惠及居民5.3萬戶。這些老舊小區(qū)改造堅持從群眾最關心關切的問題做起,精準、精細、精微服務,讓居民們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一處好風景
“現在小門敞開了,打開門就能看到好風景,一到晚上,大人小孩都來這里活動,很熱鬧的?!?6歲的林漢良家的院子有個朝西的小門,多年來,這個小門基本不打開。院子西側是一個廢棄的車庫,里面雜亂不堪,看著“不舒暢”,通行也不便。
去年,龍游河改造,社區(qū)將廢棄車庫這塊“邊角料”區(qū)域重新規(guī)劃,變身為充滿綠意的口袋公園,也就是林漢良口中的“好風景”。現在,林家的小門常開,院子的小景觀和口袋公園的綠意連成一片。生活與綠意相結合,見“縫”插綠的“口袋公園”,于細微之處提升城市品質,滿足市民推窗見綠、推門入園、轉角遇到美的“小確幸”。
“口袋公園”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位于常州經開區(qū)橫林鎮(zhèn)的青司堂口袋公園,占地面積僅6.3畝左右,通過規(guī)劃設計,公園內設置了慢行步道、中央草坪、健身器材以及公共廁所。郁郁蔥蔥的綠植,漫步機上鍛煉的老人、四處嬉戲的小孩,讓這方小天地里洋溢著幸福的氣息。
▲常州的幾處口袋公園
“這邊還有塊空地,孩子放學后可以陪她到這里練習跳繩,離家近,也比較安全?!薄靶」珗@”實現了人車分流,身為家長的羅建慧也更放心了。
▲口袋公園讓市民“轉角遇到美”
在去年建成29個的基礎上,今年,常州計劃新建44個口袋公園,讓城市于細微處見品質、見情懷。
除了這些,常州還有很多民生實事正在陸續(xù)推進,從市民期盼處發(fā)力,成就著人人可享的幸福感,彰顯城市的溫度,助推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chuàng)建。
2020年和2021年,常州新建、改擴建農村公廁480座,切實提升農村人居環(huán)境。
更新城市“里子”,新北區(qū)西湖路、鐘樓區(qū)廟西巷等10條背街小巷列入今年環(huán)境整治名單,精細化整治陸續(xù)開展。
▲機關單位實施“共享停車”,構造文明風景
近4年來,常州共新增停車泊位46072個,今年年內要實現新增停車泊位1.08萬個的目標。
今年,常州提出為2220戶困難老人家庭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目前已改造完成2247戶,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作者:周怡艷
來源:常州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