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點18分,在宿管員叫班的敲門聲中,馬宇陽條件反射式地從床上彈起,開門簽字確認。
2月21日,龍年正月十二,凌晨4點,蒙蒙細雨中,記者來到南通軌道交通幸福車輛段,跟班體驗軌交電客車司機的一天工作。馬宇陽就是我們要跟的地鐵2號線當天早班電客車司機,帶領我們的,還有司機長謝添翼。
這里是司機公寓。在南通軌交,為更好服務乘客,電客車司機實行準軍事化管理。按“夜班-白班-早班-休息”四班三運轉(zhuǎn)的模式,司機每四天有兩個晚上要入住司機公寓,為保證充分休息,入住前手機上交,叫班后再領取。公寓宿管員根據(jù)每位司機的出勤時間滾動叫班,確保司機出勤、交接班不發(fā)生遺漏。
最早一批電客車司機的叫班時間是3點35分,他們將在1小時準備工作后,駕駛首趟確認線路安全的空載軋道車從場段出發(fā)。根據(jù)安排,馬宇陽當天從場段駛向正線的時間是5點18分,以此前推1小時,他當天的叫班時間也就定在了4點18分。在這1小時里,除去洗漱外,他有一系列工作需要完成。
首先是吃早飯。這里的食堂,幾乎全天營業(yè)。最早一班電客車司機早上3點多起床,最晚一班電客車司機回來已是深夜12點,都需要照顧到。馬宇陽在食堂吃了一碗湯面后,前往候班室。
接下來就是辦理出勤。在候班室,馬宇陽定下心來,在自己的司機日志上認真抄寫當天的行車注意事項,接著前往DCC調(diào)度室,在司機出退勤一體機上操作出勤相關(guān)手續(xù),在完成當天酒測、三交三問等操作后,到場段調(diào)度員處進行出勤登記,領取裝著手臺、手電筒等裝備的備品包。這一過程是通過檢測與問答,確保司機身體、精神狀態(tài)沒有問題,能勝任當天的工作。
記者 張曉豐攝
最后來到車庫。偌大的車庫里,一輛輛列車在各自的車道次第排開,煞是壯觀。依照列車狀態(tài)卡,馬宇陽在L19車道上找到自己將要駕駛的列車,開始了30分鐘的檢車工作。先在司機室進行靜檢,再到車外巡視一圈,檢查車輛外觀及相關(guān)設備狀態(tài),然后登上司機室,進行設備動檢,再穿過6節(jié)、120米長的車廂內(nèi)部,到達另一側(cè)司機室進行設備動檢。一切準備完畢,時間也漸漸指向5點18分。聯(lián)系場段調(diào)度員,匯報列車整備情況,聽從調(diào)度員的指令駕駛列車前往正線。
馬宇陽今年24歲,山東棗莊人,來自山東職業(yè)學院乘務專業(yè)“訂單班”,到南通軌交已有2年,之前也跑過1號線。小伙子高高的個子,戴副眼鏡,顯得文靜而清秀。工作起來一板一眼,果斷干練。
對于廣大乘客來說,軌交電客車司機是車頭那個神秘空間里的陌生人,他每天為一車車乘客服務,但與乘客很少有直接的交流。事實上,他們的每一步操作,都關(guān)聯(lián)著安全與準點。
馬宇陽當天駕駛的首趟車是跳停車,不開門從2號線幸福站駛到先鋒站,在先鋒站折返開始載客運行。每天首班車運行前,都有數(shù)趟跳停車停到相應站點,確保營運開始后,全線有均勻的車輛分布,這與公交車有很大不同。
運行中,馬宇陽全程按照規(guī)范操作步驟,不斷用手指向需要確認的地方,來確認信號機的顯示狀態(tài)、發(fā)車條件等,同時進行口頭確認。這就是地鐵行業(yè)專屬的“手指口呼”,是司機崗位的標準化作業(yè)程序,以保證司機在各項操作中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每到一站,馬宇陽都要下車,站在駕駛室外,在35秒的停車時間內(nèi),“手指口呼”確認車門、站臺門是否正常打開和關(guān)閉,車門與站臺門之間有沒有夾人夾物。這樣的“手指口呼”,每個班次要做上千次。
這一切的背后,就為了兩個字——“安全”。
行車的間隙,司機長謝添翼說:電客車司機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遇到突發(fā)狀況,他是現(xiàn)場第一責任人,要對整趟列車數(shù)百、上千乘客的安全負責,要對整個軌交系統(tǒng)的準點、平穩(wěn)運行負責,他是行車安全最后的守門員。他也是地下隧道里的孤行者,其他崗位都是團隊作戰(zhàn),電客車司機是單兵作戰(zhàn),業(yè)務能力要強,出現(xiàn)突發(fā)狀況,要能獨立處置;長期在地下工作,要克服環(huán)境影響,克服長時間穿行地下隧道的孤獨感、枯燥感。
南通軌交客運中心乘務車間管理著1、2號線所有電客車司機,乘務車間主任沈崢報出一連串數(shù)字:南通軌交現(xiàn)有電客車司機244人,其中1號線159人,2號線85人,平均年齡25歲,最小的2002年6月出生,今年22歲;來自外地的占到82%,多為“訂單班”員工。公司培養(yǎng)一名電客車司機,需要半年時間,而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電客車司機,最少也要兩年。
今年春節(jié),南通軌交免費乘坐,平安運送乘客192.74萬人次,大年初一客流突破30萬人創(chuàng)歷史新高,大年初五南通舉行新春民俗巡游,友誼橋站超8萬人客流量打破單日單站最高紀錄。南通軌交2000多名員工堅守在工作崗位,電客車司機也是節(jié)日在崗。對此,沈崢則表示,對于電客車司機來說,任何時候都是一樣的,都容不得一絲松懈,都要守好安全、做好服務。
沈崢說,南通軌交電客車司機多是“95后”,甚至“00后”,以前常聽說“60后”“70后”看不上“80后”,“80后”看不上“90后”,現(xiàn)在看來,新的一代人學習能力強,他們認可了這項工作,就愿意為它付出,他們一定能很好地撐起這份責任。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當天正是電客車司機張峰大婚的日子。在電話采訪中,張峰告訴記者,他是南通本地人,女友是他的高中同學,今年大年初一到初三,他滿勤到崗,當天晚上結(jié)婚,他正常完成了前一天的早班工作。雖然工作比較緊張,但公司給予了很好的后勤保障,讓他們能安心投入。
在這一天,在喧囂城市的地下,一趟趟地鐵呼嘯而過,我們也一次次從“幸?!背霭l(fā),又一次次駛向“幸?!保邶埬甑拈_端,心中的祝福油然而生。祝福開啟人生新旅程的年輕人,祝福向著心中目標進發(fā)的每一個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