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AV出品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高清91,久久青青91费线频观青,中文字幕激情欧美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長三角媒體記者看徐州:感受城市肌理中的漢文化

          本報記者 張瑾

          第24個中國記者節(jié)剛剛過去,11月10日至12日,古彭徐州迎來20余位長三角媒體記者的到訪。由市委宣傳部主辦、《消費日報》江蘇記者站承辦的長三角媒體記者看徐州活動,旨在通過以漢文化為主題的景點、文創(chuàng)、美食等參觀體驗,深度感受和廣泛傳播徐州的漢文化。

          采風(fēng)團先后參觀了龜山漢墓、獅子山楚王陵、徐州博物館、漢兵馬俑博物館,觀看了徐州方特《大風(fēng)歌》演出,考察了云龍區(qū)圖書館,沿路領(lǐng)略了徐州漢橋等漢文化城市設(shè)計,品嘗了羊肉串等徐州特色美食,從視覺、聽覺、味覺、觸覺等多角度領(lǐng)略徐州的楚風(fēng)漢韻,留下了美好的徐州印象。

          大山深處探秘楚王地宮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初冬的龜山景區(qū)銀杏道上,杏黃色的落葉美感天成,吸引了諸多市民來此拍照。

          “這里原來是龜山的山腰,歷史上的黃河泥沙將地面升高到此。西漢徐州先后封有12代楚王,龜山漢墓是徐州唯一一座可以認(rèn)定墓主的楚王墓?!睆你y杏道北端進入龜山漢墓墓道,在講解員劉楚介紹下,長三角媒體采風(fēng)團開啟了來徐第一場漢墓探秘。

          “龜山漢墓里有兩條平行的甬道,各長50余米,夾角為20秒,誤差僅為1∕16000,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世界古代建筑中雕鑿最為精細的甬道?!痹谇皬d的偌大沙盤前,龜山腹內(nèi)兩條甬道和15間墓室的工整布局,讓采風(fēng)團記者們驚異不已。隨后,大家從高1.78米、寬1.06米的甬道進入,親身感受了漢代工匠的鬼斧神工。

          獅子山楚王陵的建造比龜山漢墓建造更早、規(guī)模更大,是徐州目前對外開放的另一處楚王墓遺址、重要的漢文化景區(qū)。采風(fēng)團在此不但參觀了楚王神秘而盛大的地下王宮,而且在景區(qū)的漢兵馬俑博物館親睹了楚國的軍陣。

          “徐州五省通衢,不僅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更是兩漢文化的發(fā)祥地和集萃地,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從龜山漢墓到獅子山楚王陵,深深感受到了徐州漢文化的古韻和風(fēng)采,震撼于古人的技術(shù)與智慧?!薄稉P子晚報》紫牛新聞時政部記者姜婧儀說。

          博物館中提升文化自信

          龜山漢墓、獅子山楚王陵遺址所在地,皆是徐州久負(fù)盛名的文化景區(qū),不但有隨山就勢、風(fēng)景怡人的公園,而且一磚一瓦一物件里傳遞了豐富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在龜山下的點石園和圣旨博物館,長三角媒體采風(fēng)團在曲徑通幽的園區(qū)欣賞從漢代至民國時期的珍貴石刻2000余件,在“奉天承運圣旨展”內(nèi)品讀了200余道明清圣旨,在兩漢文化、石刻文化、皇牘文化的景觀中獲取歷史知識。

          了解一座城最好的方式是去這座城的博物館。此次徐州博物館的參觀被安排在漢墓遺址參觀之后,讓參觀博物館更有對應(yīng)??吹讲┪镳^中展示的西漢龜鈕銀印,杭州市《都市快報》融媒體記者文龍立即想到“這就是確定龜山漢墓墓主的直接證據(jù),第六代楚王劉注的印”。

          “天工漢玉”“大漢氣象”等徐州博物館六大展廳的珍貴文物,展示了徐州豐富璀璨的歷史文化和厚重的地域文明,《消費日報》江蘇記者站張俊超等視頻記者高舉的攝像機,一直不舍得放下。

          “短短三日游覽,讓我們感受到這里的一磚一瓦無不顯示徐州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文化燦爛的文明城市。這里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傳統(tǒng)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向更多人分享?!卑不站W(wǎng)大皖新聞記者葉素健坦言從參觀中提升了文化自信,祝愿徐州發(fā)展越來越好。

          文化之旅品味斑斕徐州

          兩千年前,漢高祖劉邦在故鄉(xiāng)徐州高唱的《大風(fēng)歌》回響至今。徐州方特樂園運用幻影成像、虛實結(jié)合等高科技手段“復(fù)活”漢高祖劉邦,一場“科技味”的《大風(fēng)歌》演出,給此次的媒體采風(fēng)團記者帶來了沉浸式場景新體驗。

          從城市雕塑到廣場園林,漢文化元素深深融入徐州的城市肌理。采風(fēng)團途經(jīng)的徐州高鐵站附近山崖上的“車馬出行圖”壁畫、采用漢代宮門“雙闕”為設(shè)計元素的漢橋,皆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行的最后一站是云龍區(qū)圖書館。時值周日,多場閱讀活動正在這座以漢文化為主題圖書館的不同區(qū)域開展。隨處可見的漢文化標(biāo)識,不但強化了徐州的漢文化IP,也濃郁了這里的書香。

          12日下午,多彩徐州的文化之旅,讓臨行的記者們戀戀不舍。

          “我是第一次來徐州。大型真人歌舞表演《大風(fēng)歌》將歷史畫面與科技手段完美結(jié)合,徐州的美食也讓我印象深刻。”《新民晚報》記者唐聞宜稱贊,“徐州之行,讓當(dāng)?shù)氐臐h文化從歷史中走出來、從書本中走出來、從博物館里走出來?!?/span>

          同樣第一次來徐州的長三角城市網(wǎng)記者忽艷說:“以前對徐州的印象僅限于兩漢文化的發(fā)源地和帝王之鄉(xiāng)這兩個概念,這次通過近距離了解和感知,發(fā)覺漢文化已融入這座城市的氣質(zhì)中。于我而言,徐州是一個來了還想來的地方?!?/span>

          熱點
          版權(quán)所有 江蘇現(xiàn)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gamelodeon.com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wǎng)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wù)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