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張時代考卷,當代青年應該如何作答?2023年,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中共江蘇省委網信辦出品,現代快報+制作推出“中國式現代化·青年的回答——我比任何時候更懂你(第三季)”系列短視頻。從炎炎烈日到秋意冉冉,30位青青“答”人攜手AI數字人小青,奔赴全國23個城市,以青春之力、以奮斗之姿,回答著青春之問,擔負起青春之責,共同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答卷。
11月19日,“中國式現代化·青年的回答——我比任何時候更懂你(第三季)”系列短視頻之《佛山稻田里的農機為何也會“無影腳”?》正式上線。在本集視頻中,青青“答”人——佛山市中科農業(yè)機器人與智慧農業(yè)創(chuàng)新研究院工程師陳觀海和AI數字人小青,帶領大家走進田間,在稻香中一起探秘體型龐大的農業(yè)機械為何也能踢出“無影腳”。
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qū)是粵港澳大灣區(qū)的重要糧產區(qū)。2020年底,高明區(qū)吉田村引進合作伙伴打造我國首個商用無人水稻農場,這個農業(yè)園區(qū)的最大亮點是可以實現水稻的耕、種、管、收全流程無人化操作。通過云管控平臺,農戶還可以迅速掌握農田的酸堿度、降雨量、溫度等數據,實現智慧種田。
7月的佛山,熱浪滾滾,恰是早稻收獲的季節(jié)。原本,農戶們要頂著酷暑辛苦收割;而如今,他們只要在陰涼處動動指尖,無人駕駛收割機就能在稻田里精準行駛并自動作業(yè),八分鐘收割完一畝地。無人駕駛收割機與無人駕駛運糧車協同作業(yè),可以做到收割、脫粒、禾草粉碎、顆粒歸倉,一氣呵成!
無人駕駛農機是怎樣實現智能化的呢?AI數字人小青給大家介紹說,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務的新型農機,可將作業(yè)精度控制到厘米級,通過對稻田打點定位,規(guī)劃最優(yōu)耕作路徑,從而實現自主作業(yè)。
除此之外,機庫里的“無人農機天團”還包括無人駕駛旋耕機、無人駕駛播種機、植保無人機等,它們都能在被需要的時候各自大顯身手。“佛山無影腳”很能打,智慧農場也同樣能打!
農業(yè)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農業(yè)強國的必要條件。1998年出生的陳觀海說:“這幾年來,我見證了越來越多高標準農田的建成,不少農民轉型成了‘新農人’,大量的青年人加入到推進農業(yè)現代化建設的隊伍中,中國的農業(yè)數字化技術前景廣闊,我們要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yè),要讓農業(yè)成為有奔頭的產業(yè)!”
現代快報+記者 郭子煜
(校對 許元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