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當?shù)貢r間9日宣布,再向烏克蘭提供總額12億美元的軍事援助,以支持烏軍“發(fā)起有力反攻”。
隨著新軍援計劃的宣布,美國自拜登政府上臺以來承諾對烏軍援總值已達376億美元,而其中369億美元是在去年2月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后提出的。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截圖
“拱火”沒有時間限制?
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迄今已經14個半月,美國的遞刀拱火一刻沒停。
僅在2023財年,美國國會就累計批準了總額高達1130億美元的對烏軍事、經濟、人道主義和其他援助計劃。
美國《國會山報》: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zhàn)略溝通協(xié)調員約翰·柯比稱,美國目前尚無結束支持烏克蘭的時間表。
而其中,軍事援助占美國對烏承諾的各類援助總額的一半以上,超過財政和人道主義等援助的總和。
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圖表
人們注意到,9日宣布的最新一筆軍援是在所謂“烏克蘭安全援助倡議”(USAI)框架內提供的。
與動用“總統(tǒng)提款授權”(PDA)直接從美國國防部現(xiàn)有庫存中調撥可快速提供給烏克蘭的武器裝備不同,USAI 授權美國政府從軍工企業(yè)訂購援烏武器。
USAI的提出意味著,美國早在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之前一年多就已決意要拱起這場沖突。
美國駐烏克蘭大使館官網:USAI于2020年6月11日開始實施,旨在通過軍援、培訓、咨詢等手段進一步“加強烏克蘭更有效抵御俄羅斯的能力”。就在USAI計劃實施當天,美國國防部就宣布在2020財年的USAI項目中撥款2.5億美元給烏克蘭。
從USAI還可以看出,美國的“拱火”沒有時間限制,即使沖突結束后,拱火行為也會為了“削弱俄羅斯”繼續(xù)下去。
因為美國政府從軍工企業(yè)訂購援烏武器意味著,經過漫長的生產周期,烏克蘭可能需要數(shù)月乃至數(shù)年時間才能獲得這些武器。
美國國防部官網:“最新援助聲明代表了向烏克蘭提供額外優(yōu)先能力的軍工采購合同程序的開始。”
可以說,USAI幾乎完全是為代表美國軍火商和好戰(zhàn)政客利益的“軍工復合體”量身定做的“拱火”計劃。
只要無限期延長沖突,就能保證軍火訂單源源不斷,也就保證了軍工復合體內各方的利益共享。
弗吉尼亞大學學者、美國務院前顧問菲利普·D·澤利科曾一語道破天機:“軍事援助之所以比經濟援助更受歡迎,是因為其中大部分實際上都會被用來購買美國軍工企業(yè)生產的武器。”
菲利普·D·澤利科(圖自弗吉尼亞大學)
美國國防部前顧問道格拉斯·麥格雷戈日前在接受采訪時直言,從為烏軍生產、運輸武器到訓練烏軍士兵,美國政府高層都能從中獲利。烏克蘭危機對美國政府來說是攫取暴利的工具,為此,美國希望危機一直持續(xù)下去。
“我不認為軍事支持能夠幫助烏克蘭取得勝利或者帶來和平,它甚至都不能讓沖突降級?!?/p>
道格拉斯·麥格雷戈(圖自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這可能是一張美國公眾不愿支持的期票”
雖然美國政府迄今沒有任何止戰(zhàn)促談的意思,但根據(jù)美媒在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一周年前后進行的多項民調結果,美國公眾對拜登政府無底線援助烏克蘭的做法越來越反感。
美聯(lián)社公共事務研究中心的民調顯示,美國大眾對軍援烏克蘭的支持率已從去年5月的60%掉到今年1月的48%。
美聯(lián)社報道截圖
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調顯示,認為美國對烏克蘭“付出太多”的美國人比例已從一年前的7%上升到26%。
皮尤研究中心網站截圖
甚至美國的援烏支持者們也明確表示,他們的支持并非沒有限制。
??怂剐侣劦拿裾{顯示,46%的美國人認為,拜登政府對烏克蘭的援助應有“時間限度”。這是自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以來的最高比例。
??怂剐侣劸W報道截圖
《紐約時報》援引共和黨策略師安迪·蘇拉比安的話說,“美國每一次對外干預都會在最初幾個月里得到支持,而時間一長就會讓人厭煩,尤其是當美國選民沒有將烏克蘭發(fā)生的事情與他們自己的安全聯(lián)系起來時”。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而隨著美國國會重新進入兩黨分治狀態(tài),以及2024年大選選戰(zhàn)序幕的拉開,民意成了兩黨都不敢輕易漠視的警報器。
雖然美國國會對增加軍費開支通常都會強烈支持,但在當前經濟黯淡和黨爭極化的現(xiàn)實下,共和黨與民主黨在軍援烏克蘭問題上的分歧正日益擴大。
到目前為止,國會已批準的1130億美元援烏款項雖然尚未全部支出,但數(shù)據(jù)顯示,按照目前的速度,它可能最早在今年7月中旬就會提前用完。
不僅后續(xù)資金很難得到國會撥款,而且早已放話要阻止拜登政府再給烏克蘭“空白支票”的共和黨人,已經充分行使其新多數(shù)黨的權力,在近期的眾議院聽證會上就援烏“舊賬”向拜登政府施壓,并發(fā)誓要追究其“亂花錢”的責任。
《時代》雜志:共和黨人承諾,要對民主黨控制的國會去年通過的四項開支法案中的對烏援助項目進行審查。
民主黨內部對于援助烏克蘭也有不同聲音。
在近期的眾議院聽證會上,有民主黨議員要求五角大樓領導人坦率地告訴他們,預計還會申請多少資金用于烏克蘭?
《紐約時報》:加州民主黨籍聯(lián)邦眾議員羅·康納曾質問美國國防部副部長科林·卡爾:“你認為國會還需要提供多少次援助?你認為最終的結局是什么?”
美國昆西負責任治國研究所發(fā)表評論提醒,美國早期在朝鮮、越南、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zhàn)爭冒險都產生了不確定的后果,更不用說都“不可否認地失敗”了。
而它們反映出的共同模式就是:美國人對政府的支持度最終都一落千丈,“這應該給拜登政府敲響警鐘”。可如今拜登卻承諾將“盡可能長時間”地幫助烏克蘭獲勝,“這可能是一張美國公眾不愿支持的期票”。
昆西負責任治國研究所官網報道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