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AV出品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高清91,久久青青91费线频观青,中文字幕激情欧美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一餐熱飯”解決村里“吃飯難”,“舌尖養(yǎng)老”提高鄉(xiāng)村老人“幸福感”

          4月12日,位于江蘇常州經開區(qū)橫山橋鎮(zhèn)智能裝備產業(yè)園的食堂內,幾名工作人員正井然有序裝配一頓午餐,餐盒上還貼著“奚巷村愛心午餐”字樣。現場負責人朱娟華招呼著:“老宋,今天晚了點,馬上裝盒?!?/p>

          老宋叫宋建偉,今年62歲,是橫山橋鎮(zhèn)奚巷村8組的村民小組長,4月以來,他多了一重身份:愛心午餐送餐志愿者。每天上午10點,他便騎上村委的電動三輪車,前往智能裝備產業(yè)園“領餐”。經工作人員配菜打包后,三輪車里便滿滿當當放上了三十來份熱氣騰騰的飯菜,老宋再花15分鐘回到村里,挨家挨戶送餐。

          4月1日起,愛心午餐在奚巷村先行先試,其背后折射的依然是老齡化、空巢化下農村養(yǎng)老話題。

          “按理說,日子蒸蒸日上,不愁吃穿,然而體檢時,村里依然有老人營養(yǎng)不良。” 奚巷村黨總支書記章曉偉發(fā)現,買房置業(yè)、資助子女、看病拿藥……對農村老人而言,似乎哪個都比“吃飯”重要。“兒女在外工作,有的老人每天‘湊合吃點’,即便買了新鮮菜,也舍不得一頓吃完,久而久之,營養(yǎng)就跟不上了。”

          讓村里的老人吃上營養(yǎng)的“一餐熱飯”,成了章曉偉的心事,他與村委班子成員商議,今年要辦成這件事。

          春節(jié)過后,村婦女主任周麗萍大半時間撲在了這件事上。“地點要近、飯菜要新鮮、配餐企業(yè)衛(wèi)生要符合標準”,這是一餐熱飯的“達標線”。

          半個月后,服務對象確定為有就餐需求的70周歲以上老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助餐企業(yè)也有了眉目,鎖定在距離村5公里外的智能裝備產業(yè)園,這里有負責園區(qū)供餐的鮮味達餐飲有限公司。

          “3月,我們接到配餐任務,村里提出要根據老人的飲食習慣,盡量軟糯、易嚼、清淡且要營養(yǎng)搭配?!敝炀耆A告訴記者,每周菜單傳回村里,適當調整。

          飯菜有著落了,新問題來了,村委空間資源有限,吃飯的點設在哪?

          周麗萍打聽到,去年起,常州經開區(qū)在全區(qū)試點布局建設8個老年人助餐點,可現有的助餐點離村較遠,大多數訂餐者腿腳不便。幾番商量后,村委決定不集中建設助餐點,從村里選出志愿者送餐上門,真正把服務送到“最后一公里”。

          為人熱情、踏實肯干的老宋便當上了送餐志愿者,實現再就業(yè),村里每月給予1500元補助?!肮牧搜k了好事,幸福滋味在其中?!睂τ谠邱{校教練的他來說,駕駛三輪車“小菜一碟”,30多份菜送一圈,一個半小時足夠。

          11點50分,老宋的送餐車穩(wěn)穩(wěn)地停在83歲的宋根興家門口,遞上兩份餐。一旁翹首以盼的還有60歲的梅國祥,他倆是“飯友”。宋根興的兒子兒媳在外工作,梅國祥的女兒今年出嫁了,宋根興和梅國祥都是獨居的人,免不了為買菜做飯發(fā)愁,做多了吃不掉,做少了吃不飽?!拔覀儍杉译x得近,他有智力殘疾,干脆一起吃飯有個照應?!?宋根興說。

          隔了兩戶,宋泉興、陳菊娣夫婦也拿到了當天的愛心餐,這是村里愛心助餐最高齡的一對夫妻,一個90歲,一個89歲?!袄咸磐饶_不便,耳朵又聽不見,每次我都是跑去鄰村五一村的菜市場買菜,現在不用出家門就能吃到熱飯菜。你看面筋塞肉、宮保雞丁、咸菜粉皮、地三鮮,還有一碗紫菜蛋湯,我倆訂一份,一頓都吃不完?!?宋泉興樂呵呵地說。

          56歲的宋曉陽就住在夫妻倆隔壁,他有肢體殘疾,如今獨自生活,作為特殊群體,他也享受到了送餐服務。

          錢是解決“一餐熱飯”繞不開的話題。村委和助餐公司溝通,敲定套餐標準12元,村里補貼一點,老人交一點,每人每餐只需7元,便能吃上兩葷兩素一湯?!翱紤]生態(tài)環(huán)保,原本免費的餐盒我們加了1.5元換成了可降解的,村委補貼6.5元一餐。”周麗萍說,他們還積極申請民政補貼,爭取進一步為“一餐熱飯”提標。

          “我們是彈性參與,一周一訂,有事或是想換換口味,都可以退出,想吃了還可以繼續(xù)加入。”周麗萍說,沒想到試行一周后,許多村民對送餐服務非常滿意,主動提出要半個月交一次餐費,有的村民還在外旅游,已經懷念“一餐熱飯”,急著交下一周的訂餐費。

          奚巷村的做法不只是“一頓飯”的事,他們扎根的是鄉(xiāng)土,服務的是鄉(xiāng)鄰。長期以來,該村著力關愛老人等特殊群體,為全村60周歲以上老人購買意外險,每人每年發(fā)放重陽節(jié)補貼400元、有機無公害大米20斤;65周歲以上老人每年還有一次免費體檢并提供免費早餐;為60周歲至100周歲老人每人每年發(fā)放600-1000元不等的補貼?!拔覀儠掷m(xù)完善農村養(yǎng)老服務體系,更好地惠民生、暖民心,讓老年人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闭聲詡フf。

          不止奚巷村,橫山橋鎮(zhèn)其他村也在謀劃養(yǎng)老助餐服務,“奚巷模式”如果能“辦長久、不斷頓”,也許不久后,橫山橋這片山水相依的土地會掀起一場“舌尖養(yǎng)老”變革。(孫婕 丁文錦 周麗萍)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gamelodeon.com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