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隨著城市“微更新”的步伐不斷加快,江蘇各地的橋下空間也正在逐步“打開”,原本立交橋下的閑置地塊華麗變身,成為城市新的活力空間。
江蘇臺記者黎明:南京長江大橋南引橋的橋墩下面有兩處門球場地,這里成為門球愛好者的樂園。在橋下鍛煉,不受天氣限制,不少市民一年四季風雨無阻來打卡。
橋下的門球場每天開放6個半小時,場地預約表排得滿滿當當。球場有專人負責維護,還設有簡易的洗手間和休息的桌椅,關鍵是租用場地的價格很親民。南京市挹江門街道門球愛好者趙女士告訴記者,一年才一百塊錢,一周打球四個半天,還是比較實惠的。
在南京長江大橋南引橋下,還分布著公路橋養(yǎng)護基地、停車場等市政基礎設施。隨著橋南一村的改造,這里將打造一處綠地游園,進一步提升橋下景觀面貌和設施功能。這一變化不僅是在南京,目前,江蘇各地正在建立橋梁底冊清單,為推進橋下空間改造提供基礎支撐。無錫市在對1000多座城市橋梁進行了排查摸底后,確定了首批40處改造的橋下空間,將于近期完成整治提升。無錫機場路和高浪路高架下過去以公共綠地為主,經(jīng)過分區(qū)設計、更新改造,如今成為全齡體育公園;無錫梁溪河畔隱秀橋下,以“輕身曼舞 全民舞臺”為主題,將場地分為光影互動區(qū)和全民舞臺區(qū),打造了一個愜意的休閑、舞蹈空間。
無錫市城管局市容處處長吳蕓婕介紹,無錫全市共有49處點位列入改造提升計劃,其中今年3月底將完成40處,改造后的場地類型大部分是休閑健身小廣場、小游園和停車場。
今年,江蘇各地將因地制宜,結合周邊的百姓需求、交通現(xiàn)狀等實際情況進行詳細規(guī)劃和嚴謹論證,通過增加公共活動區(qū)域、城市綠化區(qū)域、各類便民設施等手段,讓符合更新改造的橋下空間,成為一處處惠民生的“美麗小世界”。
?。ńK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黎明 劉啟鴻 王敏 李棟 無錫臺 編輯/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