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立志成為追‘鋒’少年!”“聽了解放軍叔叔的報告,我想做雷鋒叔叔那樣的人”,這是今天孩子們的心聲,也是一代一代人的傳承。
今年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60周年。走過一甲子,重溫雷鋒的故事,我們?nèi)匀荒軓倪@位好戰(zhàn)士好同志身上獲得人生的啟迪、汲取前進的力量。
什么是雷鋒精神?在一篇篇《雷鋒日記》里能找到答案。
“我就是長著一個心眼,我一心向著黨,向著社會主義,向著共產(chǎn)主義”,在觀點多元、價值多樣的今天,這樣的“心眼”更是人們需要堅守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wù)之中去”,體現(xiàn)服務(wù)人民、助人為樂的大愛胸懷;“我活著,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蘊含先人后己、舍己為人的忘我精神;“我愿永遠做一個螺絲釘”,“螺絲釘”三個字早已融入中國人的日常表達和精神氣質(zhì)里。這些是雷鋒同志的優(yōu)秀品質(zhì),滋養(yǎng)無數(shù)人的心靈,其精神涵義在新時代更在不斷豐富和發(fā)展。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60年來,從舍己救人的上世紀“八十年代新雷鋒”朱伯儒,到“辛苦我一人,方便千萬家”的“活雷鋒”徐虎,再到扎根新疆的好軍醫(yī)、有“當代雷鋒”之稱的莊仕華;從苦練本領(lǐng)能擔重任的雷鋒生前所在部隊“雷鋒班”,到把心血和汗水灑遍千山萬水千家萬戶的扶貧干部,再到新冠疫情防控一線的千千萬萬志愿者……無數(shù)學雷鋒、樹新風的鮮活例證表明,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雷鋒精神永不過時。
“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苯刂?022年底,我國注冊志愿者已超過2.3億人,志愿隊伍總數(shù)達135萬個。無數(shù)人在服務(wù)社會、助人為樂、愛崗敬業(yè)中提升人生境界,形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新征程上,更需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用實際行動讓學雷鋒活動融入日常、化作經(jīng)常,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遼寧撫順雷鋒紀念館精心展出文物、設(shè)計互動體驗;湖南長沙舉辦學雷鋒志愿服務(wù)文化節(jié),在雷鋒家鄉(xiāng)講述新時代“雷鋒”故事;內(nèi)蒙古、湖北等多地命名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和崗位學雷鋒標兵……隨著學雷鋒紀念日臨近,各地的活動更加貼近人心,讓學雷鋒活動更有時代感吸引力。英名因傳承而不朽,豐碑在奮斗中永駐。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雷鋒,我們會用實際行證明“雷鋒還活著”,我們能成長為千千萬萬個雷鋒。
(文 | 董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