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日前下發(fā)《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安排》文件,正式啟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江蘇段被列為重點建設區(qū)。此次,江蘇泰州市全域被列入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之中,靖江市被劃為核心區(qū)。
作為全省擁有長江深水岸線最長的縣級市,靖江擁有52.4公里長江岸線,具備彰顯長江文化的天然土壤。長期以來,靖江堅持以踐行“共抓大保護”為根本,以弘揚“東線第一帆”為引領,以打造“最美濱江都市”為目標,努力在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泰州段建設中主動作為、扛起擔當,貢獻靖江力量、繪就靖江畫卷。
守護一江碧水,涵養(yǎng)最美岸線,這些年,靖江不斷升級“健康長江”行動的頂層設計。早在2016年,靖江就率先提出“三個三分之一”的沿江生態(tài)保護理念,組織編制《長江生態(tài)岸線保護規(guī)劃》和《靖江長江岸線保護修復與綠色發(fā)展專項規(guī)劃》。規(guī)劃進一步勾勒出靖江“長江生態(tài)保育帶”、濱水廊道、生態(tài)紅線區(qū)等形態(tài),一幅綠色長江生態(tài)畫卷鋪展開來。靖江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靖江將深入實施生態(tài)宜居戰(zhàn)略,打造最美濱江都市,努力建設長江大保護樣板區(qū)。靖江市委十三屆二次全會提出,啟動打造最美江岸,毫不放松抓好“長江大保護”和“十年禁漁”,著力打造長江濕地保護修復試驗區(qū),構建城水相依、水綠相連、人水相親、文脈相融的城市生態(tài)特質。
近年來,靖江以“綠”為筆,深入落實“健康長江”行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zhàn),徹底整治環(huán)保督察反饋問題,加快推進濕地公園建設,持續(xù)推進沿江區(qū)域產業(yè)結構調整、環(huán)境整治、生態(tài)修復等,累計新增造林4015畝,退漁還濕400畝,騰退生產岸線7.1公里,有4983名漁民退捕上岸,涵養(yǎng)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tài)宜居地。如今,靖江市生態(tài)資源不斷殷實,濕地保護率達60%,位居泰州第一、全省前列。沿江已經(jīng)形成東起牧城公園、西至音樂花海廣場,連片6.4公里、近4000畝的綠色空間。隨著江水流淌的是延綿不絕的文脈。長江文化孕育出靖江文化獨特的風物靜美,近年來,靖江成功推出《偉大的渡江在靖江》等一批省內外廣受好評的文化作品,靖江美食文化的影響力不斷提升,“中國四季美食名城”聞名遐邇。
作為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核心區(qū),下一步,靖江將認真貫徹國家、省和泰州市關于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的部署要求,努力在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中走在前列、爭做示范,奮力書寫新時代長江文化靖江答卷。
- 熱點
- 2022-04-28 09:09:38
- 熱點
- 2022-04-28 09:07:20
- 熱點
- 2022-04-28 09:05:05
- 熱點
- 2022-04-28 09: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