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時報記者 姜宣 劉皓然】抗疫資源較為匱乏的非洲國家尼日利亞近日做出一項驚人之舉,一口氣銷毀了百萬劑歐洲國家捐贈的阿斯利康疫苗。值得關注的是,尼日利亞并非首個銷毀捐贈疫苗的非洲國家。究其原因,西方不少發(fā)達國家只會把臨近過期的疫苗“尾單”甩給高度依賴國際援助的發(fā)展中國家,很多援助物資尚未抵達就已接近失效。對于如此“饋贈”,非洲國家深表憤慨。
據(jù)美聯(lián)社23日報道,尼日利亞政府于22日將成箱的阿斯利康疫苗運往首都阿布賈郊區(qū)的一個垃圾填埋場,集中銷毀了已于11月過期的106萬余劑阿斯利康疫苗,這些疫苗是10月尼日利亞從歐洲收到的259萬余劑疫苗中的一部分。
本月7日就有媒體披露了尼日利亞有“百萬劑捐贈疫苗11月已過期”的消息,受到社會各界關注??ㄋ柊雿u電視臺稱,尼政府此次大張旗鼓地進行銷毀,主要就是為了“安民心”——一些民眾本來就對疫苗安全性存在懷疑,再加上捐贈疫苗已過保質(zhì)期,坊間對接種疫苗更添抵觸情緒,極其不利于該國抗疫事業(yè)。
尼日利亞國家初級衛(wèi)生保健發(fā)展局局長費薩爾·舒艾卜說:“這是疫苗民族主義。發(fā)達國家掌握了這些疫苗,然后將它們囤積起來。直到疫苗即將到期時,才把它們送給我們,有的只剩兩周就過期了?!?/p>
尼日利亞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國,人口超過2億。有關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目前,該國累計確診新冠病例已超過23萬例,近3000人死亡。據(jù)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報道,因為新冠檢測數(shù)量較少,這些數(shù)據(jù)很大程度上被低估。進行核酸檢測的費用是該國貧困人口的一個月工資,一些尼日利亞民眾甚至還不知道新冠病毒的存在。迄今為止,該國疫苗完整接種率不到4%。
舒艾卜曾表示,由于疫苗實在過于匱乏,政府雖然知道這批捐贈疫苗的有效期所剩不多,也只得硬著頭皮予以引進。尼日利亞衛(wèi)生部長埃哈尼爾近日表示,聯(lián)邦政府今后將“禮貌拒絕”快過期的新冠疫苗。
非洲國家普遍較低的疫苗接種水平增加了新冠感染和死亡率上升的風險,特別是在出現(xiàn)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快速傳播的情況后,尼日利亞新增確診病例跳躍式創(chuàng)下新高。12月13日,只有385例新增確診病例。20日,尼日利亞官方宣布尼已經(jīng)進入第四波疫情。21日新增病例達到2123例,22日則超過4000例。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尼日利亞并非首個對過期疫苗進行銷毀的國家。世界衛(wèi)生組織今年7月的統(tǒng)計顯示,當時非洲8個國家有約45萬劑疫苗已經(jīng)過期。馬拉維曾公開銷毀疫苗2萬劑,南蘇丹棄置了約6萬劑,剛果民主共和國則直接向COVAX(聯(lián)合國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退還了130萬劑。
對于這種無效捐助行為,馬拉維總統(tǒng)查克維拉曾公開表達過不滿,他說:“我們不想讓國民覺得我們什么都要,就算是過期疫苗也能忍……我們不是垃圾傾倒場。”
也有尼日利亞官員表達了同樣強烈的不滿之情。據(jù)介紹,阿斯利康疫苗出廠后的有效期約為6個月,而尼日利亞收到這批捐贈物資時,疫苗有效期僅剩數(shù)周。除去清關、運輸、向各接種中心分發(fā)的時間外,留給接種工作的時間所剩無幾。
也有媒體指出,接受疫苗捐贈的一些國家自身準備工作存在不足。有的國家因為財政過于緊張,接收疫苗后沒有能力承擔高昂的運輸費用。世衛(wèi)組織非洲區(qū)域辦事處疫苗專家阿圖赫布韋表示,從前國際社會在援助疫苗的同時還會提供運輸資源或資金,但這一次被捐助方需要自行承擔這部分費用,錢不夠只能向世界銀行借貸。
為了避免“無效捐助”造成的浪費,世衛(wèi)組織和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呼吁捐贈方留出足夠的“提前量”,提前通知接收方,并確保疫苗在抵達目的地時剩余有效期仍能有兩個半月以上。另一方面,接收方則應在捐贈方發(fā)貨前一個月就做好物資接收準備。
據(jù)美國《石英》雜志披露,即便新冠疫苗已經(jīng)面市一年,富裕國家仍在囤貨。英國前首相布朗9月警告稱,截至今年年底,全球預計將有1億劑疫苗被發(fā)達國家白白浪費。而截至目前,整個非洲大陸13億人口只有7.5%的人得以完整接種疫苗。COVAX的疫苗分發(fā)工作也遠未能實現(xiàn)預期目標。
中國迄今為止已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近20億劑疫苗。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近日表示,在有的國家超量囤積疫苗、大搞“疫苗民族主義”背景下,中國疫苗成為“人民的疫苗”“世界的疫苗”“可及的疫苗”,給世界帶來了希望。
- 熱點
- 2021-12-24 16:24:24
- 熱點
- 2021-12-24 16:23:56
- 熱點
- 2021-12-24 16:23:07
- 熱點
- 2021-12-24 16: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