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姐”“干飯哥”“玫瑰哥”……眼下,2024年巴黎奧運會正如火如荼地舉辦,賽場上,中國奧運健兒們自強不息,奮勇爭先;賽場外,廣大網(wǎng)友們不僅關注運動員的成績,也津津樂道地討論著他們的“網(wǎng)名”,樂于看到他們在賽場上展示自己、表達個性。
本屆巴黎奧運會,不僅是體育競技的盛會,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與碰撞。新一代的中國運動員們,正在奧運賽場內(nèi)外展現(xiàn)一個更加自信從容的中國。
體育是綜合國力的體現(xiàn),是國家形象的展示,也是發(fā)展進步的縮影。曾經(jīng)的中國,一窮二白,“奧運三問”關系著民族自信,背負著振興希望;現(xiàn)如今,中國的發(fā)展已是今非昔比,對體育的認知同樣改變——“掛最萌的公仔,打最狠的槍”的黃雨婷是運動員,也是高中生。在她和盛李豪射落首金之際,“玩兒”進巴黎奧運會的11歲女孩鄭好好,正準備用一塊滑板做“翅膀”,在巴黎協(xié)和廣場飛翔,也實現(xiàn)她“多交朋友”的目標。
追求成績更享受過程,看重獎牌更注重友誼,中國奧運健兒們?yōu)⒚?、陽光、真誠,不遮掩,不怯場,以獨特的方式寫下了新的奧運篇章,踐行了“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
不只運動員,中國觀眾觀賽心態(tài)也在悄然變化。在7月28日進行的巴黎奧運會女子100米蝶泳決賽中,張雨霏摘得銅牌。繞場致意時,張雨霏忍不住淚灑賽場?!坝牿瓌e哭”“你真的很棒,別哭,下次我們再來過”“為你驕傲,未來的路還很長”……網(wǎng)友們用一句句暖心的留言表示著支持,人們看到了他們的汗水與遺憾,更為這份了不起的拼搏而真心喝彩。
對于“第一”“金牌”的追逐,我們從來都是全力以赴。但現(xiàn)如今,我們面對它,有了更開闊的視野和更從容的心態(tài),對“失利者”更是有了更多的包容與關懷——勝固可喜,敗亦英雄,從中也映射出大國心態(tài)的養(yǎng)成與成熟。
7月28日,即我國在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比賽中摘得巴黎奧運會首金的次日,新華社以《40年,在首金的投影里,看見中國》為題發(fā)表文章。文章這樣寫道:“首金如一條絲線,串起中國體育悠悠40載。”回望40年前許海峰羨慕洛杉磯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的年代,不禁讓人感到恍如隔世。
自1984年許海峰奪得中國奧運首個金牌之后,中國體育逐步實現(xiàn)了一個又一個“零”的突破:舉辦亞運會、舉辦奧運會、舉辦青奧會、實現(xiàn)奧運金牌榜位列第一……如今的中國,體育產(chǎn)業(yè)蓬勃發(fā)展,體育文化欣欣向榮,體育事業(yè)迎來全新局面,這也印證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社會文明的顯著進步、民族自信的巨大提升。
什么樣的國家就會有什么樣的國民,什么樣的時代就會有什么樣的精氣神。運動員們的自信,網(wǎng)友們的從容,說到底是民族昌盛、國家富強給我們的底氣。據(jù)悉,本次出征巴黎奧運會的運動員平均年齡僅有25歲,恰如現(xiàn)在的中國,風華正茂,躊躇滿志。(淳聲 劉承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