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穿越歷史長河,向世界訴說著中華文明的燦爛與輝煌。在這里,坐落著被譽為“古都明珠 華夏寶庫”的陜西歷史博物館。這座博物館落成開放于上世紀90年代,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xiàn)代化國家級博物館。近年來,在持續(xù)攀升的“博物館熱”之下,陜西歷史博物館更是人氣火爆,在參觀高峰時刻預約門票點擊量超過60萬人次,一票難求。
“經過30多年的開放發(fā)展,實際上我們現(xiàn)在面臨的壓力很大。我們的展示空間有限,但與此同時,‘博物館熱’又成了一個非常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陜西歷史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侯寧彬介紹說,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解決展示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誕生了。2023年12月29日,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試開放。館內同日開展的“天下同一——秦漢文明主題展”受到廣泛關注,開展幾天便位列“中博熱搜榜”評選的2023博物館熱門跨年展覽第一位。
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座以集中展示秦漢文明緣起、發(fā)展、貢獻為宗旨的博物館,它也是2024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在5月18日當天正式開館?!拔覀円蚕Mㄟ^這樣一個國際性的活動,能夠擴大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的影響力?!?侯寧彬這樣說道。從一開始,秦漢館就規(guī)劃好了展示體系,三個常設展中,除了“天下同一——秦漢文明主題展”,還有兩個專題陳列:“城與陵”“技與美”?!拔覀兿Mㄟ^這三個展覽能夠把秦漢文明的主脈、把秦漢社會立體地呈現(xiàn)給公眾,同時也能告訴大家那個時候國家文化的主體是什么,那個時候社會上的人對于藝術是怎么樣的一種感覺?!?/p>
“天下同一——秦漢文明主題展”中也融入了許多現(xiàn)代化的數(shù)字技術。用現(xiàn)代化的技術手段把無法直接展現(xiàn)的文化面貌、內在價值等呈現(xiàn)出來,能夠幫助公眾去理解展覽所要傳遞的內容。侯寧彬認為,新的科學技術對博物館文化的傳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最新的技術就是最好的。“我們要去做一些辨識、分析與研判,看哪些技術應用到我們博物館文化傳播中,更有利于我們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弘揚?!?/p>
“在博物館里,你能看到我們古代人通過自身勞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燦爛文化,你會有一種歸屬感,也會有一種成就感?!辈┪镳^的展陳跟游客、觀眾之間到底有什么樣的關聯(lián)?在侯寧彬看來,這是博物館人需要思考與解答的一道題?!鞍盐覀兊牟仄繁Wo好、管理好、研究好、展示好,通過我們的展覽、我們的社會教育活動來讓大家了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到底在哪,我覺得這是博物館需要傳承的一種使命?!?/p>
而博物館跟游客、觀眾之間的關聯(lián)也還存在更多可能?!安┪镳^要打破邊界。把我們的資源向社會開放,把我們的課題向社會開放,讓社會上對這些資源、對這些課題有興趣的一些人也參與到博物館的研究中。” 侯寧彬感慨地說,“有時候觀眾的創(chuàng)造力是我們想象不到的!實際上我們有時候也會在展覽的過程中吸取觀眾的一些好想法,這就是教學相長的一種行為。”
要緊密把博物館和社會連接起來,充分發(fā)揮博物館的力量,這也是侯寧彬作為博物館人的追求。“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它是連接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橋梁。不管是對于國際交流,還是我們的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它其實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p>
(記者/許迪侃 張紫珺 攝像/顧新剛 王澤琛 成英文 剪輯/奚宇 設計/秦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