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傳統(tǒng)文化為時代奮斗注入滋養(yǎng),過個不一樣的“元”“宵”“節(jié)”。
“元”氣滿滿,踔厲奮發(fā)啟新程。萬家燈火元宵鬧,一碗湯圓瑞氣盈。湯圓好吃,餡兒是關(guān)鍵?!罢娌膶嵙稀?,做出的湯圓才美味。做人亦如是,信念為“餡”,百煮不化。人間春意濃,奮斗正當時。我們要保持學習工作熱情,迅速從“假日狀態(tài)”切換到“工作模式”,常懷“知識恐慌”和“本領(lǐng)危機”,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做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學出堅定信念、學出責任擔當、學出能力水平,鼓足“過了一山再登一峰”的干勁,增強“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性,拒絕只打雷不下雨的“假把式”、表態(tài)快行動慢的“拖延癥”,正視自身差距和不足,多自我加壓、自提橫竿,多學習充電,多深入調(diào)研,多系統(tǒng)思考,以新思想夯實元氣、以危機感喚醒朝氣、以強斗志砥礪銳氣,以新氣象迎接新挑戰(zhàn),在田間地頭、在工廠車間、在項目建設(shè)現(xiàn)場、在科技戰(zhàn)線攻關(guān)前沿,處處都能呈現(xiàn)“人勤春早”的熱氣騰騰景象。
“宵”衣旰食,衣帶漸寬終不悔。湯圓要想美味,把握火候也很重要?;鸷蛐×穗y以煮熟,口感不好;火候大了,往往一鍋湯圓毀于一旦。擔當為“火”,接續(xù)奮斗。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規(guī)劃目標任務的關(guān)鍵之年,黨和國家大事、要事、喜事、盛事多。我們必須勤勉實干、擔當作為,既不能搞“蜻蜓點水”式的形式主義,也不能搞“大水漫灌”式的急功近利主義,要涵養(yǎng)“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牢記“群眾工作無小事”的理念,順境時淡泊明志不自狂,逆境中波瀾不驚不氣餒,把每一天都當作一個新開始,在潛移默化中點滴積累、在水到渠成中續(xù)寫輝煌,在奮斗中揮灑激情、在激情中詮釋生命、在奉獻中體現(xiàn)價值,實現(xiàn)龍年“開門紅”和全年精彩。
“節(jié)”用裕民,只留清氣滿乾坤。湯圓好看,得益于表皮不摻一絲雜質(zhì)。盛入碗中的湯圓渾然一體但又顆顆分明,我們也應如此,整體團結(jié)為民,各自清正廉潔。廉潔為“皮”,清清白白。我們要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心底無私天地寬”。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做到政治信仰不變、政治立場不移,紀律底線不逾、規(guī)矩紅線不踩,“勿以惡小而為之”,自覺抵制“來者不善”的禮品禮金,避免掉入“溫水煮蛙”的陷阱,把紀律規(guī)矩挺在前,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讓家中“清風”更濃、“正氣”充盈,不斷純潔朋友圈、凈化社交圈、規(guī)矩工作圈、管住生活圈,始終把精力放在想事干事成事上、始終把目光放在為民親民惠民上,“俯身于廣闊天地,寄情于百姓冷暖”。長久奔赴必定將更多的溫暖延續(xù)。 ( 文/王建明 圖/謝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