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周軍
時間的刻度,清晰記錄走過的路。45年前的12月,不少人是從收音機里聽到春天的消息。十一屆三中全會結束時,伴著不時出現(xiàn)雜音的電波,有人激動地寫下這樣的詩句——“聽罷公報淚盈眶,多少熱血譜新章”。
改革開放,見證著變革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評價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劃時代的,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歷史新時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是劃時代的,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統(tǒng)整體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開創(chuàng)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全新局面?!?span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text-indent: 32px;">今年是改革開放45周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10周年。回望過去,一個個關鍵“路標”,標注著改革“破冰”的思想進程,映照出神州大地、千行百業(yè)、億萬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地試、勇敢地改”的豪邁圖景。
“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我國經(jīng)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fā)展扎實推進?!比涨罢匍_的中央經(jīng)濟工作會議,清晰勾勒出一年來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軌跡。促消費、擴內需、穩(wěn)投資,中國經(jīng)濟“破浪前行”又一年;強基礎、惠民生、補短板,人民群眾日子越過越紅火;進博會、服貿會、消博會、鏈博會,東方大國改革步伐越邁越大,開放大門越開越大……逆流而上、破浪前行、一往無前,這是2023年的狀態(tài),也是改革開放45年不變的狀態(tài)。如今,銳意進取、接續(xù)奮斗,就是對改革開放45年最好的致敬,也是對新中國成立75周年最好的迎接。
45載勾勒奮進中國,開放基調越唱越響。透過今年的中國之“進”,能夠清晰感受到開放中國的能量厚積。盛夏時節(jié),成都大運會奏響青春、團結、友誼的大運強音,讓世人讀懂充滿希望的新時代中國;金秋時節(jié),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成功舉辦,世界在西子湖畔共繪充滿希望的未來畫卷。同樣是收獲的季節(jié),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功舉辦,這一為期兩日的“萬人盛會”,聚集了來自151個國家和41個國際組織代表,顯示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的全球影響力;鏈博會“首秀”,成效超出預期,真正讓供應鏈成為國際合作的“共贏鏈”;不久前,中國宣布對歐亞六國試行單向免簽證政策,以“民相親”促進“心相通”,釋放出促開放鮮明信號……這一年,中國進一步張開臂膀,廣泛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一年來,點點滴滴、朝朝暮暮令人印象深刻,深刻揭示出一個能夠煥發(fā)強烈共鳴的事實——越開放,越出彩!“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故相推,日生不滯”,這些關于變革的中國智慧,濃縮于中國之變的每一個堅實足跡中。如果沒有堅定不移地改革開放,如果沒有45年來的開放包容、篤定篤行,就沒有中國今天的日新月異、活力迸發(fā)。
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中央經(jīng)濟工作會議著眼大局大勢,洞察世界之變,深刻作出“外部環(huán)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的清醒判斷。越是偉大的事業(yè),越充滿艱難險阻,越需要艱苦奮斗,越需要變革創(chuàng)新。持續(xù)深入推進改革開放,既要有“立”的擔當,更要有“破”的魄力。向深處遞進、向高處攀登,縱有千溝萬壑,我們也要堅定信心,全面深化改革,在戰(zhàn)略上布局,在關鍵處落子,建機制、掃障礙、破難題,不斷開創(chuàng)改革開放的新氣象。洞悉歷史大勢,立于時代潮頭,關鍵一條,還是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在新時代創(chuàng)造更大的中國奇跡。(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