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日是流動的,長假是遷徙的。今年中秋、國慶喜相逢,家國同慶,雙喜臨門,又是一個“加長版”的假期,人們的出行意愿大大提升。交通部門預測,中秋、國慶假期,全社會跨區(qū)域人員流動量將達到破紀錄的20.5億人次,日均2.57億人次。
交通事業(yè)的高速發(fā)展給人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遷徙路徑”也有了更多的選擇。就在中秋前一天,滬寧沿江高鐵正式開通,在長江南岸形成了一個“滬寧六線高鐵大通道”,使得蘇南居民可以在家門口坐上高鐵,去追尋自己的詩與遠方。如今,即使是從南到北縱穿整個江蘇,最多也只需要3個小時的高鐵路程,完全實現(xiàn)了當日往返;而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wǎng)早就連接了每一個縣市區(qū),鄉(xiāng)村公路又無縫對接,直達每一個村鎮(zhèn),讓鄉(xiāng)愁不再是飄渺的思念,而是觸手可及的現(xiàn)實;再加上全國最密集的機場航線,以及長江、大運河兩條“黃金水道”的加持,江蘇人無論是國內(nèi)旅行還是走出國門都變得無比便捷。這一切,都是過去不可想象的。便捷的交通,是社會進步的最好見證。
當然,幸福往往伴隨著煩惱。長假期間航空票價水漲船高,高鐵線路一票難求,公路上大排長龍……有人吐槽,有人埋怨。但總體看,假期是美好的,不妨想一想:動一動手指,就可以得到想要的車票;在長三角地區(qū),高鐵已經(jīng)公交化,城際交通日益便捷;在一些中西部地區(qū),過去一些景區(qū)因為交通原因只能“藏在深閨”,而今也實現(xiàn)了高鐵直達,可以被輕松寫入旅行者的“假期日志”……
過去,沒有高鐵,我們坐著綠皮車,一路人聲嘈雜,一路揮汗如雨,旅游曾經(jīng)是“遭罪”;過去,沒有私家車,我們坐著長途車,一路搖晃顛簸,一路塵土飛揚,回家曾經(jīng)是“折騰”;過去,沒有錢搭飛機,我們大包小包,轉車再轉車,大把的時間浪費在路上。如今交通更加便利,我們回家的路近了,旅行的路寬了,心理上更需要多一份從容和沉靜。家再遠,都可以朝發(fā)夕至;世界再大,都能夠說走就走。既然如此,我們?yōu)槭裁床辉诔鲩T前帶上一個好心情,去慢慢咀嚼生活的幸福,享受美好的假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