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儲麗麗 記者 梅書華)“超長待機”的三伏天一結束,秋天便在幾場雨中悄悄上線,喜歡“秋后算賬”的疾病也伺機而動。近日,南京市秦淮區(qū)婦幼保健所的中醫(yī)科收治了不少感冒、積食、落枕的患者。醫(yī)生提醒,入秋后,飲食起居要以“養(yǎng)收”為原則,家長給孩子貼秋膘,更要適度。
△中醫(yī)科醫(yī)生童云在把脈問診
5歲的圖圖(化名)最近總是不好好吃飯,圖圖媽媽有些著急,她回憶,上個禮拜做的雞湯,圖圖還吃了不少,這幾天卻是看見飯菜就搖頭。中醫(yī)科醫(yī)生童云問診后發(fā)現,圖圖是積食了,可以通過食療和穴位貼敷的方法來恢復好胃口。
“入秋后,流行貼秋膘,有的媽媽給孩子大魚大肉補多了,反而引起胃腸道不適,甚至是積食,導致孩子食欲不振?!蓖平ㄗh,貼秋膘要適量,小兒“脾常不足”,如果出現積食,可以適當吃一些健脾和胃的食物,如白扁豆、山藥、薏苡仁、茯苓等。
沒過幾天,圖圖媽媽又來到了婦幼保健所,圖圖的積食有所緩解,她卻感冒了,嗓子疼得厲害。針灸科主治中醫(yī)師張書梅在她的大拇指外側輕輕扎針,進行了刺絡放血。張書梅介紹,患者是風熱感冒,在少商穴放幾滴血,可有效緩解咽痛的癥狀。
童云提醒,感冒分為風寒和風熱,前者的癥狀一般是流清涕,可以試試熬生姜水喝,適當加些蔥白和花椒;后者會導致咽痛、流黃涕,可以泡些菊花茶、金銀花茶、薄荷茶。如果癥狀嚴重,要及時就醫(yī)。
天氣轉涼后,張書梅的門診上,落枕的患者也多了起來。她介紹,這是因為寒邪外侵、氣血凝滯,加上頸椎關節(jié)不穩(wěn),睡姿不當,便會造成落枕??梢酝ㄟ^針刺的方式,緩解癥狀。
秋季養(yǎng)生,童云建議以“養(yǎng)收”為原則。一方面,通過早睡長養(yǎng)陰氣,早起舒利肺氣,可適當延長睡眠時間,有利于元氣恢復,遠離“秋乏”;另一方面,飲食當“少辛多酸”,以清潤、收斂為主。盡量少吃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辛散之品,適當多食烏梅、山楂、柚子等酸甘生津之品;最重要的一條,是要保持好心情,切忌情緒大起大落,避免不良情緒的刺激。神志安寧,以避肅殺之氣;收斂神氣,以順應秋季的容平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