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0年8月
一位女子拖著病倦的軀體
為自己畫了一幅自畫像
她寫下自己一生的總結(jié)和自評:
子神胡臞?集于枯也。
子顏胡愁?氣在秋也。
子為誰耶?蘭之衰耶,菊之萎耶。
最后她還不忘霸氣十足地補(bǔ)一句:
“噫!其我祖《離騷》之遺耶?”
后來,她決定將自己的詩稿焚毀
孑然一身,翩然而去
此時,她的丈夫來到她的身邊
那是她人間最后的留戀
丈夫竭力保全了妻子生前的作品
也讓后人記住了這對眷侶的故事
妻子名叫屈秉筠
丈夫名為趙同鈺
《十三女弟子湖樓請業(yè)圖》局部 (左一為屈秉筠)
江畔何人
屈秉筠生在長江之畔,她的老家是江蘇常熟。
從小就聽長輩說:咱們家,是屈原的后代!
也正因?yàn)槿绱?,老屈家人身上,都有種特別的“桀驁勁兒”。
她爺爺?shù)臓敔數(shù)脑妫x了一輩子書,因大明亡了國,把碗筷都摔了,絕食而死。
傳到屈秉筠爺爺?shù)臓敔斈谴?,他們家就已?jīng)是“九世儒業(yè)不墜”了。讀書風(fēng)氣越來越盛。
屈秉筠爺爺學(xué)問人品都沒得說。老人家當(dāng)官那會兒不僅興建書院,還捐下百畝義田。
街里街坊都傳老屈家“一門好義,四代同心”。
而屈秉筠的境遇卻沒那么順利。
兩歲時,她母親去世,不久,父親也早亡,只留下她和弟弟由爺爺奶奶撫養(yǎng)。
她還早早患上了肝病,每日飽受病痛的折磨。
長大后,她寫下這樣的句子:“恩重每思孤露日,感深豈為肅霜天?!?/p>
但作為一代大女主,屈秉筠則是化悲痛為力量,6歲就學(xué)經(jīng)學(xué)、先秦哲學(xué)、歷史還有文學(xué)。
她還學(xué)會了女紅、書法、烹飪、刺繡、琴藝……“兼工吟詠,女紅針黹,靡弗精敏?!?/p>
出閣前,她已經(jīng)練成了所有必要的技能,下面開始自己的主角之路吧。
和睦眷侶
也許是成長于大江之南,她的詩文也充滿了水韻。
“煙水縈歸艇。剩蕭蕭、秋畦夕照,菊松三徑。”
“水外堤邊春影瘦。依稀似夢和情逗。正是高樓簾捲候?!?/p>
“卷上水明簾。驚回蝶夢纖。”
18歲時,她嫁給了趙同鈺。
趙家是常熟有名的望族,趙同鈺被列入“虞山四才子”。
在這場志趣相投的婚姻中,兩人琴瑟和鳴,被當(dāng)時的人比作趙明誠和李清照。而屈秉筠則擺擺手說,不敢當(dāng)不敢當(dāng)。
一腳踏入婚姻,屈秉筠非但沒有被羈絆,詩路反而變得更加廣泛。
有一次,屈秉筠的婆婆得了嚴(yán)重的口腔潰瘍,屈秉筠在病榻邊悉心照料。
面對無法進(jìn)食的婆婆,屈秉筠十分憂心,甚至因?yàn)樽约阂苍诓≈卸鵁o法全力照料婆婆感到愧疚。
她把這段經(jīng)歷寫到了《侍姑疾》一詩中,屈秉筠的婆婆看到了這首詩,也從中感到慰藉。
因?yàn)樵姼?,屈秉筠和小姑子趙若冰也成為了知己。
她們一起論詩,外出尋找詩興。趙若冰回到婆家,許久沒有回來,屈秉筠寫下《洞仙歌 · 遲若冰不至》,表達(dá)對她的思念。
詩詞滿江
她的詩才驚動了一位“貴人”。
這一年,海棠花開得正好,文壇盟主袁枚迎來了位訪客。
客人將兩卷自己寫的詩交到他手上。
一輩子著作等身的袁枚,讀了之后,不由得為之一震,感慨:“嘆中郎為有后矣!”
中郎的后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蔡文姬。
那個被比作蔡文姬的奇女子,正是屈秉筠。
屈秉筠也順利拜在袁枚門下,成為弟子群中的活躍分子、靈魂人物。
1796年,屈秉筠組織了一場由12位本地女詩人參與的詩會,邀請她們在家中共同慶賀“花朝”。
當(dāng)時,有畫工將這一幕畫了下來,有意媲美于當(dāng)時流行的男子“雅集圖”。
有趣的是,由于“偶像包袱”,于是12位詩人決定借用古裝美女,并選擇了12位古代美人畫像。
她們各自穿著不同的古典美人服飾,扮演每月不同的花神。
屈秉筠將自己裝點(diǎn)得雍容華貴,扮虢國夫人,稱作三月梨花神。
留下遺憾
才貌雙全,屈秉筠贏得了一大批粉絲。
十里八鄉(xiāng)都聽說了她的大名,托人找她題詩的人踏破了門檻。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屈秉筠每天不是寫詩就是繪畫,以饗粉絲。
但偶像光環(huán)之下,是越發(fā)糟糕的身體。她的肝病變得越來越嚴(yán)重,丈夫說,她一度臥床數(shù)月不起。
當(dāng)她在病榻上寫詩或作畫時,灑落在身邊的墨汁與藥汁混合在一起,弄臟了床邊的桌椅。
她似是若有所感,于是就有了開頭“焚稿”的一幕。
幸好趙同鈺及時回家,從婢女手中奪下詩稿藏了起來,告訴妻子詩稿已經(jīng)焚燒了。
“蓋古有以色而傷神者,未有悲其才如此其摯者也?!?/p>
人們看到,屈秉筠死后,趙同鈺極盡悲傷,他將她的遺作重新整理,再次編集,全部印刷出版。
一年后,《韞玉樓集》傳世。
這是一代才女的人生遺憾,也是其人生伴侶的最后告慰。
文 | 現(xiàn)代快報+記者 王子揚(yáng) 張文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