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國家發(fā)改委《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措施的通知》。其中,為豐富文旅消費提出不少措施,如全面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鼓勵錯峰休假、彈性作息,促進假日消費;鼓勵各地制定實施景區(qū)門票減免、淡季免費開放等政策;打造沉浸式演藝新空間,建設新型文旅消費集聚區(qū)……一系列措施都表明,文旅是拉動經濟復蘇的有力抓手。
7月份,文化和旅游部發(fā)布2023上半年國內旅游數據情況:根據國內旅游抽樣調查統(tǒng)計結果,2023年上半年,國內旅游總人次23.84億,比上年同期增加9.29億,同比增長63.9%﹔國內旅游收入2.30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12萬億元,增長95.9%。文旅經濟加速復蘇、蓬勃發(fā)展,映照著消費信心的不斷提振,展示著經濟發(fā)展的澎湃活力。而文旅經濟加快回暖背后,折射出黨中央一系列利好政策和各地扎實舉措的成效顯著、成果斐然。
用“向往的地方”吸引游客來體驗“向往的生活”,提升文旅經濟“吸引力”。今年以來,全國文旅熱點頻頻出圈,“詩和遠方”始終蘊含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各地以“文旅”復蘇經濟的主攻方向。今年,一部《去有風的地方》電視劇掀起了大理旅游熱潮,不僅有美到心醉的風景,更有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以及豐富多彩的非遺項目,大家紛紛留言表示“想跟許紅豆一起去海邊吹風”“和謝之遙一起感受大理的美”。線上熱度持續(xù)發(fā)酵促進大理線下熱度同樣持續(xù)攀升,一波波游客涌入大理,打卡電視劇同款景色和美食,四處游人如織,車輛川流不息。很多旅游城市借風勢、乘風起,運用新媒體等新方式構建全網傳播矩陣,擦亮旅游城市名片,展示特色旅游資源,引客前來。
“以文塑旅”與“以旅興文”互惠共生,鍛造文旅經濟“硬實力”。旅游是文化的形和體,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西安“盛唐密盒”以“演藝+互動”的形式,讓現場觀眾既能體驗“拆盲盒”的樂趣,同時還能了解歷史人物及盛唐文化,一經推出便廣受追捧,既火了文旅市場、熱了地方經濟,也美了城市形象、富了當地百姓?!澳憬o我寒冬的溫暖,我許你四月的春風?!弊筒镜幕鹚俪鋈κ且粓鍪加跓熁?,歸于真誠的雙向奔赴,究其因果,成功的秘訣并不僅是食物本身的美味,也是仁義禮智信、溫良恭謙的文化禮儀口碑,完美詮釋了“最是一城好風景,半緣煙火半緣君”。文旅融合以文化為名片,向世界展示中華之美,感悟中國式浪漫。
“青春之力”盤活文旅新資源,增強文旅經濟“新生力”。青年人引領的“露營+旅游”“音樂+旅游”“展覽+旅游”等新型旅游業(yè)態(tài)逐漸興起,青年聚集的文化街區(qū)、滿是煙火氣的都市“夜經濟”,更是解鎖了不同城市的“青春密碼”。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興。如今,新業(yè)態(tài)、新風尚持續(xù)釋放活力,激發(fā)經濟發(fā)展的澎湃動力,青春旅游業(yè)態(tài)拉動經濟鏈條全方位提升,一個個促進文旅經濟蓬勃發(fā)展舉措,成為城市經濟社會發(fā)展繁榮的“催化劑”,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實體業(yè)態(tài)的復蘇。
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的預測,這個暑期確是過去五年來最熱的暑期。預計今年6、7、8三個月國內旅游人數將達18.54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2萬億元。持續(xù)火爆的文旅需求,不僅帶動了文旅市場回暖,也反映出我國蘊藏的巨大消費潛力,帶來了我國經濟全面回暖、復蘇活力的大好時機。(袁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