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四川沱江是長江的一級支流,一度是長江上游污染最嚴重的河流?!斑€這里一江碧水”曾被認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在一套全流域治理“組合拳”下,沱江國考斷面水質優(yōu)良率從2017年的6.2%升至2022年的100%,一躍成為四川省水環(huán)境質量改善幅度最明顯的主要河流。五年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讓我們從一滴水開始尋找答案。
四川省內江市是全國108個嚴重缺水城市之一。從高空俯視內江市區(qū),有一棟別致的建筑。它像一顆大水滴,落在高樓大廈中間。在這顆“水滴”的內部,每天都有1萬噸的生活污水,由渾濁變清澈。
總臺央視記者 卞曉妍:這一杯是還沒處理的污水,右手這一杯是凈化之后的再生水。是不是變化挺大的?大家看一下,這杯再生水不光是看著清澈,品質也高?,F在屏幕上顯示的就是謝家河再生水廠的出水指標,其中,幾種主要污染物的濃度在國標基礎上又減少了60%左右。脫胎換骨之后的再生水將重新回到城市,三分之一為水庫補水,三分之一澆灌綠地,最后的三分之一又去向哪里呢?我們去看一看。
這個瀑布就是再生水的出口?,F在是很受歡迎的拍照打卡景點。真是想不到,生活污水能以這么漂亮的方式,再次回到市民身邊。
照片上是2015年的謝家河,那時它是一條劣Ⅴ類水質的“臭水溝”。當時整個沱江流域污染嚴重,因為沱江源頭附近的山區(qū)有極為豐富的磷礦資源。受到磷化工行業(yè)的影響,這條清流剛出大山就已經被污染了。
沱江流域是四川省城鎮(zhèn)最集中、人口最密集、經濟實力最強的地區(qū),它的水資源量只占全省的3.5%,卻承載著全省人口的27.4%和GDP的32.1%。對300萬內江人來說,這條母親河意味著更多。內江重度缺水,人均淡水資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二十分之一。
內江市水務局副局長 許猛:水資源、水環(huán)境、水生態(tài)三者是相互制約的。對內江來說,水資源缺乏是天生弱項,如果要破這個局,我們就得把一項先拔起來,先全力推進水環(huán)境治理,帶動水生態(tài)修復,慢慢涵養(yǎng)水資源。所以,我們(?。┑摹夺恒廴疚锱欧艠藴省肥侨珖顕栏竦?。
就在2017年,沱江治水攻堅戰(zhàn)正式打響了。首戰(zhàn)是“關”——僅在沱江內江段沿岸,就關閉了161個排污口,317家不合規(guī)企業(yè)被清理。再戰(zhàn)是“建”——內江83個鄉(xiāng)鎮(zhèn)全部修建污水處理設施,并投資近90億元建成城鄉(xiāng)垃圾處理體系。最后一戰(zhàn)則是“護”——11條黑臭小河變身成11座濕地公園,與50公里的沿江綠道一同守護沱江岸線。
總臺央視記者 卞曉妍:我現在就在沱江上,整個江面碧綠,見不到一點垃圾。隨著生態(tài)的不斷改善,沱江的水質去年首次實現了全流域達標,水環(huán)境質量也達到了20年來的最佳水平。
從污染治理到“三水統籌”,從生態(tài)修復邁向長久保護,人和水找到了新的相處方式,千里沱江正在散發(fā)無限的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