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視網(wǎng)消息:隨著4個月的禁漁期結束,這兩天,在廣東和廣西,河鮮成為人們度過炎炎夏日的美味。
天剛亮,佛山三水北江大堤外,綿延數(shù)十公里的水道上,漁船早已出發(fā),拋撒下一張張漁網(wǎng),迎接開漁的豐收。
河蝦、泥鰍、黃骨魚等在盛產河鮮的三水,這些時令美味略顯普通,唯獨讓本地人垂涎三尺的是一種臉鼻朝天的和順魚。和順魚又被稱做“翹鼻”,這種魚因為量少而難得,它沒有什么細骨頭,魚腩上有很多肉,肉質呈現(xiàn)出一種獨特的嫩粉色。一條2斤重的和順魚只需采用鹽水蒸5分鐘便可上桌,是當?shù)責徜N的河鮮之一。
記者在廣西南寧的一家市場看到,批發(fā)河鮮的商戶正從貨車上卸載漁獲物。這些漁獲物有赤眼、黃骨魚、黃蜂魚等十幾個品種,吸引了許多市民選購。
批發(fā)商告訴記者,禁漁期結束后,他們一般去碼頭、港口收魚,新鮮的漁獲物下午就能運到南寧的市場。經過四個月的休漁期,魚類資源有充足的時間繁殖生長,江河內的各類魚類資源也更加豐富了。
記者了解到,今年河鮮的種類豐富,市場售價也比較實惠。隨著捕撈的河鮮大量上市,之后價格還有望更加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