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艷輝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強調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攻堅克難,必須堅持系統(tǒng)觀念,為全黨大興調查研究、做好各項工作指明了方向。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zhàn)斗力的重要傳家寶。有的領導干部“嫌貧愛富”,只到工作局面好、出亮點出典型的地方調研;有的“蜻蜓點水”,把調研變成“坐著車子走,隔著玻璃看,臨走拍拍肩,以后好好干”;還有的領導干部到了基層,在情況尚不明了的情況下,隨意發(fā)議論、作“指示”……種種被基層詬病的調研“套路”,根子都在于脫離了群眾、脫離了實際。
黨的群眾路線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方法、學習方法、工作方法,對于調查研究至關重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堅持群眾路線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要繼承和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增強服務群眾本領”“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為我們在調研中走好群眾路線提供了根本遵循。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要眼睛向下。調查研究首先要對群眾有感情,真正把自己當作群眾的一員、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要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不能只聽順耳話、不聽逆耳言;要到困難多、群眾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去,不能只是“錦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炭”;要少看材料、少聽匯報,多到田間地頭和工廠車間與群眾談心,了解他們最真實的想法和最迫切的訴求。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要撲下身子。俗話說,“高手在民間”,調查研究是獲得真知灼見的源頭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目的是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而不是居高臨下地“指導工作”;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扎扎實實查找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讓政策措施得到檢驗和完善;要與時俱進,結合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特點和規(guī)律,不斷提高群眾工作水平,特別是要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積極回應網民關切。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要嚴明紀律。“有時候一天能接待三波領導上門指導?!薄吧霞壦饕牧虾蛨蟊淼臅r間之短,越來越離譜了。”“周末不是在迎接調研,就是在陪同調研?!薄槍鶎印巴虏邸钡倪@些情況,要加強調研統(tǒng)籌,避免扎堆調研、多頭調研、重復調研,防止為民調研變成“擾民”調研、“傷民”調研;要堅持“四不兩直”、輕車簡從,“一竿子插到底”而不是“一層層陪到底”。
新征程上,把群眾感性認識轉化成切實可行的政策舉措,把黨的正確主張變?yōu)槿罕姷淖杂X行動,是要長期堅持的經常性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接受人民批評和監(jiān)督,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中,不斷增強新本領、解決新問題、展現新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說:“毛澤東同志1930年在尋烏縣調查時,直接與各界群眾開調查會,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這種深入、唯實的作風值得我們學習?!比缃瘢?strong>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我們要更加求深、求實、求細、求準、求效,切實把調查研究的過程,變成加深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領悟的過程、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過程、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