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fā)展這個首要任務,并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的最終目的”。這樣的人民情懷,穿越百年歷史、啟迪復興未來,呼應著黨的奮斗歷程。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二字重千鈞,具有直抵人心的溫度和力量,是擲地有聲的承諾,更是念茲在茲的行動。正因為黨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們黨才能獲得群眾擁護而發(fā)展壯大;也正因為始終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我們黨才能歷經(jīng)百年滄桑而風華正茂。前進道路上,我們應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永不脫離群眾,永葆政治本色。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赝倌赀^往,黨的歷史就是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風雨同舟、與人民同甘共苦的歷史。從艱苦卓絕的革命歲月,到激情燃燒的建設年代,再到波瀾壯闊的改革時期,不管形勢和任務如何變化,不管遇到什么樣的驚濤駭浪,黨都緊緊依靠人民,團結奮斗,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yōu)異的答卷。如今,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正在意氣風發(fā)繼續(xù)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站穩(wěn)人民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這是我們黨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核心所在。
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人民是黨執(zhí)政興國的最大底氣?!耙粋€黨員,如果與群眾的距離遠了,就與黨拉開了距離;心中沒有群眾,就不配再做共產(chǎn)黨員?!秉h員干部只有走進人民,常坐人民的“熱炕頭”,主動拉近距離,才能建立起與群眾的聯(lián)系。黨的十八大以來,從驅車300多公里深入太行山深處看真貧,到不遠千里走進湘西武陵山區(qū)少數(shù)民族貧困村。習近平總書記帶頭身入基層,心入人民,用腳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真情溫暖每一顆心靈。厚植心系群眾的感情,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與群眾同氣連枝,這是我們黨風雨無阻、奮楫揚帆的根本所在。
黨的最大政治優(yōu)勢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黨執(zhí)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霸诟倪M作風問題上,我們不能退,也退不得?!弊黠L問題無小事,公私分明、清正廉潔是我們應恪守的信條。走好群眾路線的同時,必須保持好距離,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根除滋生“小圈子”“小團伙”的土壤,多些“無聲的聯(lián)系”,不搞特權、不謀私利、不徇私情,才能把腰板挺直,贏得人民的信賴。相反,擋不住誘惑、守不住底線,塵垢就會越積越深,干事創(chuàng)業(yè)就是空中樓閣。“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不越政治紅線,守住思想高地,這是我們黨凝聚民心、匯聚民力的關鍵所在。
“所愛隔山海,山海不可平;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山海皆可平?!毙抡鞒躺希覀兊氖聵I(yè)是偉大的,實現(xiàn)的過程是艱辛的。同人民群眾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則必將能跨越一個個“婁山關”“臘子口”,書寫新的復興史詩!(李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