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我們這個時代,不拒絕努力奮斗的人,而是張開雙臂擁抱一切奮斗的人。奔赴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廣大青年須以“青春之我”激發(fā)奮斗精神,續(xù)足奮進航力,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
一段時間以來,“佛系”“內卷”“躺平”等熱詞在青年群體中不斷涌現(xiàn),直觀反映了當下一些年輕人的浮躁焦慮心理和奮斗動力不足。究其根源,在于思想“總開關”發(fā)生了偏差,理想信念出現(xiàn)了“滑坡”。沒有人的人生會一帆風順,在成長和奮斗的過程中,既會收獲成功和喜悅,也會面臨各種挑戰(zhàn)、困難和壓力、迷茫。試問誰的青春不迷茫?但誰的青春不奮斗?無論逆境還是順境,我們都應該把它們作為人生財富而不是人生包袱坦然面對,做到順境時不滿足于現(xiàn)狀,不甘于平庸,爭取更上一層樓;逆境時不氣餒、不泄氣,敢于迎難而上、開拓進取。
實踐證明,“奮斗”這兩個字已牢牢寫在中國青年的基因里。從“清澈的愛只為中國”到“請黨放心、強國有我”,從奮力奔跑在鄉(xiāng)村振興路上到面對疫情義無反顧的“逆行”……當代青年在危險面前不退縮、在重任面前不逃避、在挑戰(zhàn)面前不畏懼,努力在平凡中成就偉大,在奮斗中成就自我,詮釋著不負時代、不負韶華的青春力量。廣大青年是黨和國家事業(yè)薪火相傳、后繼有人的希望,決不能做明哲保身、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若一遇到壓力就輕言“佛系”、“內卷”,一遇到挫折就選擇“躺平”、“擺爛”,在這些消極心態(tài)的誤導下心安理得地安于一隅、裹足不前,又怎能堪當大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在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以為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廣大青年應立足當下,少一些“愛惜羽毛”,敢于“自找苦吃”,走好腳下的每一步,保持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逢山開道、遇水架橋,勇于到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中摸爬滾打,善于在急難險重任務中砥礪初心,以此不斷自我加壓、提升境界、淬火成鋼。
無奮斗,不青春。奮斗才是青春最好的模樣。新時代的長征路必然充滿未知與挑戰(zhàn),廣大青年須跳出“舒適區(qū)”,拿出永不懈怠、一往無前的精神狀態(tài),以“躺平”為恥,以“奮斗”為榮,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留下無悔的奮斗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