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語萱
初冬的清華園和諧安靜,教學科研工作井然有序,疫情對工作、學習、生活的影響被控制在最低限度。
和諧的背后是加倍的付出。每天,近百位干部教師在校閉環(huán)工作;不少教職工黨員挺身而出,踴躍參加校園、社區(qū)“雙報到”,筑牢疫情“防控墻”;心理學系的師生們牽手多家機構和單位啟動心理援助緊急公益項目,面向更多人提供心理干預援助與關懷;在科技抗疫的戰(zhàn)場上,多學科研究人員集結不舍晝夜奮斗;學生們也聞令而動,爭當校內核酸檢測等各類志愿者,主動承擔責任……
這樣的故事在不同的校園內上演。首都師大全體校領導、專家、干部組成“第一班主任”隊伍,深入學生班集體,發(fā)揮“駐班更駐心”作用,做細做實做透學生思想工作。華北電力大學組織師生在宿舍、教室開展各種文體活動,讓“宅?!鄙钔瑯佣嗖?。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扎實地把自己擺進去,在屬于自己的那一方陣地勇敢值守,決不放棄。
疫情發(fā)生以來,防控形勢一直復雜嚴峻,尤其是校園內,人員密度大、集體活動多,疫情傳播風險高,一旦蔓延,影響學生、教師等人群的身心健康,也極易向社會擴散。教育系統(tǒng)一直強調要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決不能有任何松懈麻痹。在教師、學生、校友、職工等所有人的團結努力下,我們的教育園地經歷住了一次次大考,每一個人以堅定的信心、團結的力量、非凡的勇氣共同守護了自己所珍視的校園。
事實充分證明,我們的抗疫政策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防控措施是科學有效的。實踐同樣說明,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硝煙的人民戰(zhàn)爭,打贏這場持久戰(zhàn)是為了人民,也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只要人人盡責、人人盡力,站好自己的這班崗,守好自己的責任田,守望相助、彼此支撐,我們就一定能構筑起守衛(wèi)安全與健康的堅實堤壩,就一定能凝聚起戰(zhàn)勝疫情以及一切挑戰(zhàn)的強大合力,就一定能取得最終勝利。
11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明確提出“堅定不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定不移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堅定不移貫徹‘動態(tài)清零’總方針”。11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公布進一步優(yōu)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為下一步更加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教育部也就當前科學精準防控校園疫情作出部署,要求不斷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學化、精準化、人性化水平。
當前,我們要乘勢而上,毫不松懈,以強烈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堅持“三個堅定不移”不動搖,落實好疫情防控工作各項要求,以精準的公共服務及不斷優(yōu)化的舉措回應人民群眾關切,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安全,凝聚起更加強大的抗疫力量。
請相信,我們的奮斗,必將寫入我們共同的國家記憶;我們的勝利,也終將標注歷史的重要時刻。
《光明日報》( 2022年11月19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