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 這個暑期,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綠跡長江”實踐團隊前往江蘇、四川、湖北等地開展長江大保護社會實踐,完善無人機設計,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為長江“體檢”,調研長江生態(tài)環(huán)境發(fā)展,了解長江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化與文化傳承。
△ 團隊成員在檢測水質
“綠跡長江”實踐團組建于2017年,源于一次專業(yè)實踐的應用。在校退休教授喬新的帶領下,團隊研發(fā)了一批固定翼巡河無人機,通過改良的檢測方法,使得水質檢測精度大幅度提升,還降低了工作人員在危險地段取水以及檢測排污口的風險。同學們將所學化為所用,從此踏上了長江大保護的實踐之路。
△ 團隊成員在取水采樣
今年暑假,團隊進一步走近長江,通過科學方法得出長江真實的水質情況。團隊通過取水采樣、比色卡的色度對比、讀數等方法,從溶解氧、pH值、余氯、氨氮、水硬度、亞硝酸鹽(mg/L)等7個數據進行分析,了解水質檢測的方法和意義,也對長江水質現狀進行了更精確、更總體的捕捉。
李佳燁同學負責南京分隊長江水質的取樣和檢測工作,“這不是我們第一次開展水質檢測活動,通過水質檢測我們發(fā)現,長江的水質確實越來越好了?!?/p>
目前,“綠跡長江”實踐團還在持續(xù)開展實踐中,50余名團隊成員奔赴長江沿岸城市,為長江大保護貢獻青春力量。
△ 團隊成員在江邊撿垃圾
“綠跡長江”實踐團實踐已持續(xù)了六年,除了每年寒暑假,團隊還每月組織志愿者進行長江南京段巡河志愿活動,定期清理河道,活動累計參與1000余人次;參與“同飲一江水,守護綠籬笆”“與你一起守望碧水”等面向全社會的長江保護公益行動,組織環(huán)河環(huán)湖公益行走活動6次,累計參與人數超過400人;定期開展宣講活動,向社會大眾科普長江水文化,推動長江保護實踐活動常態(tài)化開展。
“六年來,300余名隊員接續(xù)傳遞,為長江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長江文化傳播而努力。”“綠跡長江”實踐團隊隊長馬澤文說,“在實踐過程中,還遇到了其他高校為長江保護貢獻力量的實踐團隊,相信在未來,我們的長江水更綠、藍天更藍、生活更美好!”
實習生 徐珂 通訊員 馬澤文 現代快報+記者 于露
(通訊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