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考察時強調(diào),老百姓的事,要實實在在的干,干一件成一件。從水稻田到衛(wèi)生站、村委會,總書記的每一步足跡都深含著厚重的為民情懷、每一句叮囑都溫暖著百姓的內(nèi)心深處。廣大黨員干部應強化宗旨意識,厚植為民情懷,把為民惠民刻在心頭、融入血脈,當好人民的“服務員”、爭做群眾的“貼心人”。
回望來時路,在充滿曲折和輝煌的道路上,共產(chǎn)黨人始終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使命。疫情發(fā)生以來,一批批黨員干部以“我是黨員我先上”的政治自覺,把初心使命化為沖在前、干在先的實際行動,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越是艱險越向前。關鍵時刻,檢驗的是黨員為民的初心堅不堅定,考驗的是干部擔當?shù)囊庵緩姴粡姶?。廣大黨員干部必須扛起為民之“旗”,勇于走出“舒適圈”“安樂窩”,在重大關頭站得出來、豁得出去,在疫情防控最前沿、項目建設主戰(zhàn)場、鄉(xiāng)村振興第一線,努力形成“組織領著干、黨員搶著干”的生動局面,奏響為民干實事、辦好事的最強音。
大事看擔當,細節(jié)見宗旨。黨員干部要在處理一件件小事中體現(xiàn)為民服務的“大情懷”。在基層工作,難免碰到群眾的不合理訴求,偶爾被罵兩聲、說幾句,應當認真傾聽、耐心解釋。在窗口單位,群眾來辦事少個程序、漏項材料,應當詳細告知、細心說明。如此,自然能較好地避免矛盾,拉近感情。黨員干部特別是直接服務群眾的干部,開展工作當講清政策、講究方法,遇事心平氣和講出來前因與后果、耐心細致道出個一二三四,“多說兩句”就能讓群眾“少跑兩趟”。有時面對群眾的指責與不解,看似吃了點“虧”,甚至出了點“丑”,可換來的可能就是百姓的認可、群眾的“點贊”。
真心得人心,傾心守民心。為群眾用心服務、一心解難,是黨員干部的天職和責任,但辦事和交往的過程中,必須守牢心中的“一把尺”。這“一把尺”,就是要堅守黨紀國法,把紀律挺在前面。在大是大非問題上,絕不遷就退讓、模棱兩可;遇有不合理訴求,堅決頂住壓力、堅持原則;碰到矛盾問題時,敢于直面問題、動真碰硬。應始終堅持“斗爭精神”“底線思維”,要把“紅線”調(diào)高、“底線”壓實,硬起腰桿認理不認人、幫理不幫親,不能唯唯諾諾當“老好人”、辦“人情事”,敢于“批”歪風邪氣、敢于“碰”復雜問題,自覺警惕防范“黑天鵝” “灰犀?!笔录l(fā)生。(萬仁松)
(編輯 蘇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