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教師發(fā)展中心附屬小學,孩子們在老師指導下學習省級非遺“海安花鼓”。
翟慧勇攝(人民視覺)
近年來,貴州省黔西市協(xié)和鎮(zhèn)立新小學開展蘆笙舞進校園活動,選聘精通蘆笙舞的教師指導學生學習,讓學生感受非遺技藝之美。圖為立新小學的學生在練習蘆笙舞。
周訓超攝(人民視覺)
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鰲峰小學校內,老師正在指導學生進行川劇基本功訓練。
潘 帥攝(影像中國)
多年來,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會師中學交響管樂團用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將大山和山外的世界連接起來。圖為會師中學交響管樂團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練習樂器,感受音樂之美。
新華社記者 馬希平攝
近年來,湖南省永州市東安縣開展縣城優(yōu)質校與鄉(xiāng)村薄弱?!笆掷帧被顒?,鼓勵城鎮(zhèn)學校教學名師和骨干教師通過支教、走教、跟教、帶教、送教等方式,支持鄉(xiāng)村學校發(fā)展。東安縣城澄江中學結對幫扶鹿馬橋中學,為孩子們開設古箏、吉他和戶外繪畫等課程。圖為澄江中學繪畫教師帶領鹿馬橋中學學生寫生。
嚴 潔攝(人民視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扎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p>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一個個鄉(xiāng)村美育的實踐,幫助鄉(xiāng)村孩子們在美的滋養(yǎng)下更好地成長。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鰲峰小學,學生進行川劇基本功訓練,體會戲曲之美;在貴州省黔西市協(xié)和鎮(zhèn)立新小學,老師指導學生練習蘆笙舞,感受非遺技藝的魅力;在湖南省永州市東安縣鹿馬橋中學,有了對口學校的幫扶,美育課程持續(xù)完善……
美是純潔道德、豐富精神的重要源泉。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隨著對美育育人功能認識的不斷深化、各項舉措不斷加強,美育之花將在廣袤鄉(xiāng)村綻放得更加多姿多彩。
本版策劃:楊 暄 智春麗
版式設計:張芳曼 汪哲平
(編輯 魏如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