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耶倫5月31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承認,她去年在預測通脹風險問題上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其實,美國《華盛頓郵報》在美國財長耶倫承認失誤之前就指出了這個問題。5月30日,《華盛頓郵報》對美國通脹失控的時間線進行了梳理,并指出,決策失誤是導致通脹失控的直接原因。
《華盛頓郵報》指出,在新冠疫情暴發(fā)后,美國政府不顧輿論對通脹的擔憂,出臺了大規(guī)模經濟刺激法案,并在之后的一年多屢次低估通脹風險,將通脹風險稱為“暫時性的”。但2021年末,美國通脹水平達到40年新高,美聯(lián)儲不得不在今年開始大幅加息。美聯(lián)儲主席鮑威爾也承認,美聯(lián)儲如果更早一點加息可能情況會好一些。 分析人士認為,美聯(lián)儲前期行動遲緩,誤判通脹形勢。在高通脹的現(xiàn)狀下,經濟實現(xiàn)“軟著陸”難度很大,衰退不可避免。
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美國通脹約一年前就開始加速上升,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連續(xù)多個月高于6%。今年3月,CPI同比上漲8.5%,漲幅超過近40年峰值。4月CPI同比上漲8.3%,仍處于高位。 皮尤研究中心日前發(fā)布的一份報告顯示,70%的受訪美國民眾認為通脹是“非常大的問題”。
加利福尼亞州居民 梅塞德絲·巴爾加斯:牛奶和面包現(xiàn)在都非常貴,所以如果你要計算開支,非常困難。你要知道自己有多少錢,你還能撐多久才能等到下次發(fā)工資,非常艱難,非常艱難。我看到很多有孩子的家庭,他們就更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