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平方米的集裝箱
被他變成
北京大學(xué)“自行車王國”的堅強后盾
16年大大小小修了近50萬輛自行車
他笑言這是
“中國最忙的修車鋪”
最忙的時候
一天修了180輛車
藺慶剛
老家在河北邢臺
2000年時一個人來到北京打拼
當(dāng)過建筑工人、自行車推銷員
2006年“轉(zhuǎn)行”成為自行車修理技工
在北大學(xué)五食堂附近修車
一輛帶貨箱的藍色三輪車
便是全部“家當(dāng)”
也是他最醒目的標識
2017年,由于學(xué)校統(tǒng)一規(guī)劃
校內(nèi)不少修車鋪拆遷
當(dāng)時很多老師、同學(xué)都幫他
向?qū)W校反映申請一個棚子
北大專門為藺師傅在47樓下
配置了一個紅色的“集裝箱”
從此無論刮風(fēng)下雨
他都有了可以安心修自行車的地方
藺師傅說
“最多的時候
幾十輛、百十輛都是正常的
最忙的時候
一天能修180輛車”
他用認真和守信
換來師生的信任
藺師傅常常告訴別人
自己早上8點半才上班
但很多時候他8點多一點就到位了
“因為如果人家來了你不在
那就是不守信用了
下班也是一樣
雖然春夏秋冬會有變化
但只要我跟學(xué)生約定了幾點來取車
不到那個點我就一定不會下班”
午飯和晚飯前后
是一般人休息的時間
卻往往是藺師傅最忙的時候
學(xué)生下課、吃過午/晚餐前來修車
顯得順理成章
但對藺師傅來說
卻意味著他的每一餐幾乎都匆匆解決
并隨時可能被工作打斷
晚上九點半,藺師傅的修車鋪依然燈火通明
“疫情前最忙的時候
從來沒有正點吃過午飯
晚飯經(jīng)常會到八九點
甚至十點才能吃上”
雖然忙碌
但藺師傅還是會有條不紊
認真地對待每一位前來修車的同學(xué)
幫忙調(diào)正車把、卸車筐等“舉手之勞”
一般不會收費
藺師傅將其視為
一種長久的默契和自然的習(xí)慣
北大師生也深知藺師傅辛苦
中秋、端午節(jié)時
經(jīng)常與他分享節(jié)日佳肴
也希望能用一定的報酬來肯定他的勞動
這也讓藺師傅十分感動
“一些東西是免費的
但同學(xué)非要給我錢
或者這個東西就值十塊錢
非要給我十五
我覺得這些都是同學(xué)們對我的鼓勵”
吃苦、扎實地工作
是他樸素卻最有力的處世守則
“我不太擅長表達的”
藺師傅話不多
比起言談和敘述
他更喜歡默默完成手中的活計
每一次擰螺絲、換輪胎
他都一絲不茍
長達16年的自行車維修經(jīng)歷
更讓他明白
吃苦、扎實地工作
是樸素卻最有力的處世守則
“首先是有比較扎實的技術(shù)
同時要有恒心、要堅持
做任何事都是要這樣”
藺師傅說
剛開始做這份工作的時候
他的能力和技術(shù)也曾遭受質(zhì)疑
“年輕嘛,很多人也是會不太信任
覺得你的手藝可以不可以?
那個時候我的處理辦法就是
實實在在、一是一、二是二地去做
最后絕大部分人
還是會改變原有的看法的
把該做的事情做好
時間會見證人心”
藺師傅并不耀眼
但對于整個燕園而言
卻又不可或缺
這是他用16年的認真與踏實
換來的有口皆碑
為平凡卻閃閃發(fā)光的藺師傅
點贊
來源:人民日報微信,綜合北京大學(xué)(文/圖:隋雪純)、北大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