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2022年是共青團建團100周年。一百年來,在黨的光輝旗幟指引下,中國青年沖鋒在前,勇毅擔當,在奮斗中留下無悔的青春足跡。盛世偉業(yè)離不開有為青年,廣大青年要以“向下扎根”的力量鑄就青春中國,同人民一起拼搏、同祖國一道前進,實現(xiàn)“向上生長”的民族復興偉業(yè)。
扎根理論學習,讓青春有夢,點亮堅定信仰之火。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年輕干部要勝任領導工作,需要掌握的本領是很多的。最根本的本領是理論素養(yǎng)?!崩碚撍仞B(yǎng)猶如絲絲春雨,在潛移默化中滋養(yǎng)青春夢想;又如點點繁星,在山重水復時指引人生航向。青年的理論素養(yǎng)不是天生擁有的,要在強化理論武裝、厚實理論功底上下功夫,孜孜不倦、常學常新、知行合一,才能在劈波斬浪中堅定信仰,在披荊斬棘中開拓前進,在攻堅克難中實現(xiàn)夢想。每一個夢想都是一粒種子,當它在青年心田生根發(fā)芽時,只要以豐厚的理論汗水澆灌,收獲美好果實的曙光就會在不遠處綻放。
扎根基層一線,讓強國有我,擦亮奮斗擔當之色。基層一線是中國青年“修學儲能”的“練兵場”。中國青年應當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走進基層一線,將小我融入祖國大我,將滾燙的青春融入奔騰的時代河流。從校園到基層,從城市到農(nóng)村,中國青年只有直面群眾,直面難啃的“硬骨頭”,才能以“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實際行動,切實履行基層崗位職責,提升應對處理各類復雜問題和風險挑戰(zhàn)的能力水平,成為一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優(yōu)秀青年。中國青年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行動順應時代脈搏,將汗水灑在基層“熱土”,用砥礪奮斗踐行“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
扎根艱苦領域,讓未來有光,照亮民族復興之路。近日,《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提到,北斗衛(wèi)星團隊核心成員平均年齡36歲,量子科學團隊平均年齡35歲,中國天眼FAST研發(fā)團隊平均僅30歲……一項項年齡數(shù)據(jù)的背后見證了中國青年正以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與不懼艱險的奮斗姿態(tài),在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接力賽中全力以赴,努力跑出最好的成績。無論是在展現(xiàn)綜合國力、勇創(chuàng)世界一流的重大工程中,還是在應對突發(fā)公共危機、抗擊重大自然災害的關鍵時刻中,都能看到中國青年胸懷“國之大者”,始終“勇立潮頭”,心系“民之所向”的堅定身影。新征程上,中國青年以蓬勃青春扎根祖國大地,用奮斗光芒照耀火熱時代。
“讓青春成為中華民族生氣勃發(fā)、高歌猛進的持久風景,讓青年英雄成為驅(qū)動中華民族加速邁向偉大復興的蓬勃力量”。在如今這個偉大的時代,中國青年接過奮斗接力棒,以青春之我,建青春之中國,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奮勇前進。
作者: 鹽城 殷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