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新民晚報
- 編輯:王鵬
- 時間:2022-04-24 19:20:30
圖說:石龍路方艙教室環(huán)境通透 來源/采訪對象供圖(下同)
夜晚,一名高三男生正拿著英語課本在走廊上來回踱步,邊走邊讀。燈光灑在他的身上。他的身影,被鏡頭捕捉下來。視頻的拍攝者同樣是一名新冠患者,也是一名志愿者,視頻緩緩出現(xiàn)字幕,“這里是方艙,溫暖而有光?!?/p>
這則視頻,徐匯區(qū)漕寶路方艙指揮部工作團隊每次看到,心頭都會涌起一股暖意。在這個被疫情損害的春天,堅守方艙的人們努力讓這段方艙經(jīng)歷,成為孩子們心中的一道光。
不舍 離開方艙不退課程群
作為徐匯區(qū)第一批方艙,漕寶路方艙由廢棄校舍改建而來,共有502個床位。自3月28日開艙以來,便在兩幢樓先后各開出一間方艙教室,供學生使用。令管理團隊驚喜的是,孩子們不僅擁有了安靜的學習空間,在團區(qū)委、區(qū)青聯(lián)的牽線搭橋下,一個內(nèi)容豐富的“云教室”也通過網(wǎng)絡,來到了他們身邊。每周的公益課堂,開張了!
圖說:女孩在漕寶路方艙教室中學習
科學、藝術、心理……公益課堂吸引著不同興趣的孩子。上海核工程科普團隊帶來了“核事知多少”“和你一起走進核電”等“硬核”講座;控江中學藝術教師王美嘍帶領同學們了解“設計的故事”,探究緊急出口上的小人,究竟最早是哪位設計師的杰作;黃浦區(qū)盧灣中學團員青年志愿服務隊的老師們將精心設計的心理講座,毫無保留和方艙里的孩子和家長分享。
“有些家庭出艙了,可父母還是不舍得從課程群退出,畢竟無論是艙內(nèi)還是艙外,這段時間對于每個孩子都是挑戰(zhàn)。我們也希望把公益課程延續(xù)下去。”一名工作人員說。
希望 教室空位越來越多
相比漕寶路方艙,擁有1548個床位的石龍路方艙,體量更大,收治的未成年人數(shù)量也較多。這里原先是廠房,空間空曠,為了給孩子們提供一個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方艙工作人員將原本就不寬敞的工作空間壓縮再壓縮,把物品整理再整理,辟出了方艙教室,并在區(qū)教育局支持下,半天配齊課桌椅。
方艙教室三面有窗,顯得很敞亮。“小孩子住進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一定會有很多不適應,所以我們要求教室一定要通透,讓大家心情不會很壓抑,另一方面也方便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狀態(tài)。”方艙指揮部副總指揮沈佳梁說,盡管如此,所有工作人員最期待看到的還是方艙教室的燈光,早日熄滅。這段日子,給孩子留下的是一段積極的、溫暖的回憶。
家長們說得最多的是,“這里和之前想得不一樣”。方艙教室里,同為病患的志愿者們輪流當起臨時班主任,其中不乏本身就是教師的病患。方艙教室外,山東援滬醫(yī)療隊的“大白”們,把孩子們當自家小孩寵,把老家?guī)淼纳綎|大蘋果,塞進孩子們手里。
圖說:漕寶路方艙為同學們開設公益課堂
沈佳梁說,每一批孩子出艙,都能很明顯感受到到從他們對醫(yī)護人員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謝。有些孩子親昵地給“大白”姐姐起了昵稱,依依不舍?!坝行┖⒆釉挷欢?,但是從他們在方艙教室安心學習、很努力的樣子,可以看到這是有思想的一代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