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的蘇錫地區(qū),流傳著這樣一段順口溜:“看不見的薛永輝,打不死的憨金寶,捉不牢的吳道元?!边@個捉不牢的吳道元,就是“紅色講師”吳烈云的爺爺。在吳烈云眼里,她的家里到處都是傳家寶,那是爺爺留下來的精氣神兒。
“這是我的爺爺寫給他的戰(zhàn)友江革的一封求救信,這封信里面說,他們的子彈不夠用了,希望江革同志能給他們支援一些武器,以緩解當前的困境。因為,在當時,爺爺是錫東武工隊的隊長,江革是錫澄地區(qū)的武工隊長,他們之間經常有聯系。”
在吳烈云從各方聽到的描述中,她爺爺吳道元是個厲害的雙槍手,能夠左右開弓,并且善于打游擊,敵人老是抓不到他。當時,敵人為了抓到吳道云,懸賞了一千大洋。而每次講到爺爺的故事,吳烈云都會提到這封信,她永遠都記得寫信的日期是1948年的3月5日,而就在她爺爺吳道元寫完這封信的第二天,就遭遇了一場狙擊戰(zhàn),并在這場戰(zhàn)爭中光榮犧牲了。
“敵人非常非常殘忍,當時他們就用鐵鏟鏟下了我爺爺的頭顱放在城門下示眾,當時報紙還進行了報道。”每一場戰(zhàn)爭,無論是對參與者,還是對其家人,都是慘烈的。按照報紙上的描述,在民國37年的3月8日,吳道元的頭高高掛在了城墻上,當時吳道元的眼睛沒有閉上?!八难劬υ趺磿]上呢!他還沒有看到新中國獲得解放。其實,這一天離解放不遠了,但是我爺爺沒能看見。”
在吳烈云家里有一張百年八仙桌,是她家的另一件傳家寶。“當時,家里好多東西都被敵人燒了,這張桌子是千辛萬苦藏在地主的弄堂里才留下來的,我爸爸媽媽特別寶貝它,無論我們搬了幾次家,這張桌子都會帶著,因為,在我們眼中,這不僅是一張桌子,還是爺爺唯一留下來的東西了。”吳烈云告訴記者,未來,他們會把這張桌子捐給革命烈士陵園,讓紅色精神繼續(xù)延續(xù)下去。
帶著對吳道元的思念,吳烈云申請成為了一名“紅色講師”,她希望,通過對先烈的光榮事跡進行宣講,能將紅色精神一代代傳下去。“如果沒有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的付出,真的沒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們珍惜現有的生活,幸福地生活下去?!?/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