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希文
在北京冬殘奧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奪得18枚金牌、20枚銀牌、23枚銅牌,位居金牌榜、獎牌榜第一。他們踐行了“使命在肩 奮斗有我”的誓言,實現(xiàn)了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書寫了中國殘疾人冬季運動的新篇章,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榮譽。
中國冬殘奧運動員在賽場上為國爭光,為國家榮譽而拼搏的過程中展現(xiàn)出的不畏艱難、超越自我、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以及在訓練中展現(xiàn)出來的刻苦訓練、敬業(yè)奉獻的精神都是對愛國主義奮斗精神最好的闡釋。
紀立家、王鵬耀、朱永鋼、張義琦平均年齡19歲,分列殘奧單板滑雪男子障礙追逐UL級冠亞季殿軍。大決賽出發(fā)前,他們互相打氣:“加油,驕傲是屬于中國的!”三面五星紅旗在頒獎儀式上同時升起,分外鮮艷;高山滑雪運動員張夢秋3月9日剛滿20歲,取得2金3銀的好成績……勇于挑戰(zhàn)自我,用拼搏去打破曾經(jīng)的“不可能”,中國冬殘奧運動員在賽場上展現(xiàn)的拼搏精神和頑強意志,也在激勵更多青少年去面對挑戰(zhàn)。他們不畏強手,奮勇爭先,闡釋著“勇氣、毅力、激勵、平等”的殘奧價值觀,也體現(xiàn)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一個國家與民族的風骨傳承,要看青少年群體是否能將其發(fā)揚光大。在冬殘奧越野滑雪女子長距離(坐姿)比賽中,楊洪瓊為中國代表團再添一金。沖過終點線那一刻,楊洪瓊振臂高呼“中國萬歲”。在賽后的采訪中,楊洪瓊道出了背后的原因:“是強大的祖國讓我們站在了世界最高領獎臺!”楊洪瓊的話道出了很多殘疾運動員的心聲。強大祖國的支持,為他們的夢想插上了“隱形的翅膀”,讓他們的個人努力爆發(fā)出站上世界之巔的能量。
“祖國有我”的感召、“我有祖國”的自豪,歸根結底都來自我與祖國無法割舍的深厚感情。我國冬殘奧項目起步較晚,與冰雪運動強國有較大差距。從青少年開始訓練,到成為青年登上冬殘奧舞臺,一群“特殊”的孩子,想要在冰雪世界中追尋自己的夢想,難度有多大可想而知。但是祖國的召喚就是他們努力的方向。他們從向著光、追逐光,直至成為光、散發(fā)光。為國爭光,這不正是愛國主義最好的體現(xiàn)嗎?
愛國與愛國主義精神在過去、現(xiàn)在、未來都不可或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冬殘奧會就是一次特殊的“思政課”,一次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課”,一次激發(fā)青年家國情懷的“創(chuàng)新課”,一次引導青年與祖國共奮進的“公開課”。盛會閉幕,但永不落幕的是拼搏與奮斗,永遠在線的是愛國之情。
種子要鉆出土壤才能長成大樹,雄鷹要穿破云層才能沐浴陽光。與祖國并肩同行,以奮斗成就未來,向夢想進發(fā),青年一代正在迎接更加光輝燦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