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chǎn),是流動的文化。作為運河原點城市,揚州積極搶抓重大歷史機遇,緊扣“活態(tài)傳承”這一核心主題,把大運河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接下來,我們跟隨記者一同前往揚州,來感受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給人們帶來的美好生活。
江蘇臺記者畢然說:“大運河是揚州的母親河,千百年來,運河水穿城而過,守護著揚州人民的美好生活。今天,我將帶您從不同的角度領略這條‘文化帶’的璀璨奪目 ,我們首先從水路出發(fā)?!?/p>
江蘇臺記者畢然說:“沿著運河,一路向南。我發(fā)現(xiàn)一路上,運河沿線的綠化景觀全線貫通,就像給運河鑲上了一條綠色的絲帶。您瞧,跨越運河的一座座橋梁下方還建起了綠地公園,不僅實現(xiàn)了景觀提升,也成為市民休閑鍛煉的好去處?!?/p>
揚州市民說:“真的是一種非常非常原生態(tài)的感受,運河兩岸沿線有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存,對我們精神上的滋養(yǎng)是非常非常豐厚的?!?/p>
江蘇臺記者畢然說:“從一汪死水到揚州人鐘情的親水公園, 運河三灣生態(tài)文化公園稱得上是揚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得意之作。寒冬時節(jié),這里層林盡染,好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景象。從空中俯瞰,‘三塔映三灣’的文化景觀完美呈現(xiàn),讓游客們流連忘返。”
揚州市民說:“這里的風景越來越好,這里不僅有健身的地方,還有城市書房、咖啡館,人文氣氛很濃?!?/p>
江蘇臺記者畢然說:“如果您想探尋大運河的‘前世今生’,這座‘國字號’博物館一定是首選。作為大運河文化帶上的‘新地標’,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通過11個專題展覽,全流域、全時段、全方位地介紹運河知識,傳播運河文化?!?/p>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館長鄭晶說:“我們也將嚴格按照‘高品質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這樣一個導向,努力將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打造成為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中的一流博物館,不斷地去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p>
江蘇臺記者畢然說:“如今,大運河正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走進老百姓的生活。現(xiàn)在我來到中國揚州運河大劇院,它被揚州市民親切地稱為‘家門口’的藝術殿堂。開業(yè)半年多來,已經(jīng)舉行了各類文藝表演50多場,累計接待量超過3.5萬人次,正成為展示大運河文化的‘新窗口’。”
揚州運河文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繼業(yè)說:“希望把全國的優(yōu)秀的運河文化主題的節(jié)目,通過‘大運河劇院聯(lián)盟’把它引入導入到揚州,另一方面,就是把本土的優(yōu)秀文化傳播出去,發(fā)揮我們揚州作為大運河世界遺產(chǎn)申報牽頭城市在文化帶建設中的擔當。”
千年運河、文脈流淌。環(huán)境的優(yōu)化、生態(tài)的改善,帶來的不僅僅是“詩意棲居”,更讓大運河這條“黃金水道”綠意盎然、活力迸發(fā)。當前,揚州正高起點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將大運河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提升、沿線名城名鎮(zhèn)保護修復、文化旅游融合發(fā)展、運河航運轉型提升有機統(tǒng)一起來,運河正成為古城揚州的鮮明文化標識,讓“世界運河之都”這塊“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輝。
?。ńK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畢然、亓晨、郭奉銘 揚州臺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