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們將迎來黨的二十大,2022年還是中國共青團成立100周年?!扒嗄昱d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睆那嗄陼r代一路奮斗而來的兩會代表委員有過怎樣的拼搏歲月?他們又想對當代青年說些什么?今年的省兩會上,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邀請到8位代表委員中的專家學者、抗疫英雄、大國工匠,請他們寫下《給青年的一封信》。
策劃 張琳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于丹丹 楊彥 楊甜子 姜婧儀 笪越 呂彥霖
青春方向,需要志向領航
省人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 鄭永安
在學生的眼中,鄭永安這位書記很“暖”。鄭永安喜歡和年輕學生交談,“我想告訴他們,要堅定理想信念,要腳踏實地,特別要能抗壓,不要內卷,每個人都把自己的能量充分發(fā)揮出來,社會就有了源源不斷向前發(fā)展的動能?!?/p>
信件摘錄>>
六十年代的我有幸參與和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歷程,今天的你們是強國興邦的一代。時代擔當,需要真才實學。我希望你們堅持把學習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始終牢記“構建新發(fā)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孜孜不倦、如饑似渴地追求新知識新技術,敢為人先、敢于突破,勇攀世界科技高峰,“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有了崇高的理想和抱負,你們更需要付出腳踏實地的努力。現在不少年輕人缺的不是機會,不是智慧,而是腳踏實地的努力。
鄭永安
校準人生“定位”,于磨礪中成長
省人大代表,江蘇省中醫(yī)院黨委書記,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副校長 方祝元
無論在科普講臺還是面對媒體,方祝元教授永遠都是神采飛揚、妙語連珠。和他交談中能感受到,這份勁兒其實是來源于他對中醫(yī)的那份熱愛。他對年輕人的勉勵,引藥入詩,寫在了這封信中。
信件摘錄>>
一方水土,養(yǎng)出道地藥材。甘肅的當歸、寧夏的枸杞、青海的大黃、內蒙古的黃芪、山西的黨參……獨特水土賦予藥材最佳的生長條件,青年的成長亦是如此。在我看來,你們生逢盛世,個人的風華正茂遇上一個時代的風華正茂,個人的意氣風發(fā)遇上一個國家的意氣風發(fā),你們有最便利的資訊、最前沿的視角,黨和國家事業(yè)的發(fā)展,也為你們的出彩人生搭建了最廣闊的舞臺。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生逢盛世,也肩負重任。在此我選用中華九大仙草中的幾味,拙作中藥嵌名詩一首,寄語青年人:雪蓮不老立天山,珍珠明目守南海,青年人參有靈芝,中華復興更蓯蓉。
方祝元
提交“有質氣、有修養(yǎng)”的青春答卷
省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學黨委書記 唐洪武
心有山川,這是唐洪武院士給記者留下的印象。在水利專家的身份之外,唐洪武院士還擔任河海大學黨委書記,這所大學每年向全國輸送著大批的水利人才。唐洪武院士希望能有更多的有志青年,投入到水利建設的事業(yè)中來。
信件摘錄>>
功崇惟志,要腳踏實地敢于追夢?!叭艘驂粝攵鴤ゴ?,因筑夢而踏實”。我出生成長在蘇北里下河地區(qū)的貧苦農村,和你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一樣,并沒有優(yōu)渥的家庭背景和優(yōu)厚的成長環(huán)境,甚至可以說,我們那輩人面臨著更多你們無法想象的困難。但是,正如古人所說“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小時候親身經歷的水旱災害,親眼所見的為水而爭、為水而斗的勵志故事,讓我切身感受到水的重要性。從那時候起,我就萌生了成為一名水利工作者的夢想,立志要竭誠盡力治理水患、造福百姓。
唐洪武
年輕人,你的未來你做主
省政協委員,江蘇省農科院院長、黨委書記 易中懿
作為從事農業(yè)科技管理工作30余年的奮斗者,在專業(yè)和嚴謹的另一面,易中懿的文字充滿了感性和溫情。這一次,他想與年輕人分享幾點人生感悟。
信件摘錄>>
“世界觀”決定你對一切事物的態(tài)度,世界的一切都源于規(guī)律,尤其是對科技創(chuàng)新這種用智慧探索、用恒心實踐的活動而言,更需要把握規(guī)律,坐得冷板凳,守得住清貧,才能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成功道路;“人生觀”就是要回答這輩子應該怎樣活著,未來你們都將擁有“百歲人生”,在這看似漫長實則短暫的人生中,只有堅持做到“讓自己比他人做得更好,讓自己比昨天更好”,才會擁有幸福和快樂;“價值觀”就是要回答你活著是為了什么,現代社會最大的人性解放莫過于對個性的尊重,對自我價值實現的認同,但有人卻將其錯誤地理解并演化為對一己私欲的追求,青年一代需要在貢獻社會中彰顯價值,努力塑造一個更有價值、備受尊重的“百歲人生”。
易中懿
心懷夢想,不負熱愛
省人大代表,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南京博物院院長 龔良
龔良院長是一位親切、謙遜的人,與他的交談中,能夠感受到他對青年朋友的包容和理解。他用自己的成長故事告訴我們,探尋自己的熱愛是一個過程。只要腳踏實地一往無前,總能不負熱愛,在每個崗位都能發(fā)光發(fā)熱。
信件摘錄>>
回顧過往,我覺得只要自己有理想,我相信在每個崗位都能做出一定事情來,并且都是對社會有幫助的,有教育意義的。因此孩子們,你們要找到自己的熱愛,要樹立對社會的理想?,F在,我們江蘇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正在邁上新的征程,年輕的你們趕上了一個好的時代,面臨著比我年輕時更多的機會,希望你們能夠好好把握。當然時代給予的機會與挑戰(zhàn)并存,理想的實現過程一定不是一帆風順,需要做好一些準備。
龔良
科研最重要的是“興趣”和“勤奮”
省政協委員,南京大學計算機系主任兼人工智能學院院長,歐洲科學院院士 周志華
周志華是人工智能國際學術舞臺上有重要影響力的科學家、機器學習領域的大咖。得知要給青年朋友寄語后,周志華欣然應允。
信件摘錄>>
不少人都問:計算機人工智能的科研學習和探索,是否需要天賦?在我看來,不僅我們這個學科,恐怕對所有學科的科研學習探索,最重要的都不是“天賦”,而是“興趣”和“勤奮”。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韓愈說“業(yè)精于勤荒于嬉”,就是在說這個道理。尤其對科研工作來說,由于失敗比成功更常見,如果沒有強烈的興趣,難免會感到“枯燥乏味”,恐怕很難堅持下去。但如果真感興趣,就可能感到很有意思,像“推理斷案”一樣需要從已知的事實去推測出潛在的真相,而且有無窮無盡的新東西吸引你去探索。
周志華
只要努力,永遠都不會遲
省政協委員、南京市第二醫(yī)院副院長 楊永峰
楊永峰給記者的第一印象是一位溫柔、耐心的講述者,他說話不緊不慢、輕聲細語。與之形成反差的是,作為南京市突發(fā)急性傳染病救治隊隊長,楊永峰始終沖在突發(fā)傳染病的救治一線。
信件摘錄>>
病理學檢查是很多疾病診斷的“金標準”。臨床醫(yī)生如果能嫻熟病理診斷,是打破這一瓶頸的最好方法,然而跨專業(yè)的學習并不容易。從2013年開始我就潛心于肝臟病理診斷的學習研究,這時我已過不惑之年、步入 “資深青年”行列,已過了學習的黃金時期。學習的過程很乏味很枯燥,但很多無助的病人給了我無形的壓力,壓力轉化為動力促使我堅持了下來,甚至去西非埃博拉抗疫的時候,我都帶了厚厚的英文原版肝臟病理的書籍。
到2016年后,我逐漸從最初的一無所知到掌握、再到融會貫通,能獨立做肝臟病理診斷,在國內開創(chuàng)了臨床醫(yī)生跨界病理診斷的新模式,使病理和臨床密切結合。
楊永峰
惟有實干才能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省人大代表,招商局金陵船舶(南京)有限公司合攏車間電焊工,高級技師 李有毅
初見李有毅,其認真、謙遜的態(tài)度令人印象深刻。從船廠學徒到高級技師,李有毅一直在學習的路上?!皩嵏伞笔撬谥械母哳l詞。
信件摘錄>>
當看到很多網友說,找到工作,就可以開始“躺平”的人生,我不禁眉頭緊鎖,內心焦急如焚。你們正處于人生最美好的時期、最富激情的階段,怎可躺平?給你們講個小故事吧。1996年,我們企業(yè)轉型發(fā)展,開始接觸國外船舶設備和焊接技術,我當時沖擊非常大,原來國外設備、技術如此先進。一臺國外的設備運到我們工廠,運營了一段時間后出了故障,全廠上上下下來診斷,都找不到原因。但最后無意中發(fā)現,就是個小按鈕調試的問題。那一刻,我深刻體會到:不學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自此開始勤學先進的焊接理念和技術,苦練焊接技能,逐步成長為行業(yè)能手。
李有毅
題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