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也是從農(nóng)村出來的,對貧困有著切身感受?!毙睦镅b著人民、時刻想著人民、講話貼近人民,習近平總書記真摯、樸實、滿腔赤誠的新年賀詞,為2021年畫上一個充滿溫情的句號。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扶貧開發(fā)工作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zhàn)。黨的十九大之后,黨中央把打好脫貧攻堅戰(zhàn)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zhàn)之一。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jié)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了全面勝利!自此,我們擺脫了貧困、走向全面小康,完成了中國人民孜孜以求的夢想,書寫了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脫貧故事。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正如總書記所說,“讓大家過上更好生活,我們不能滿足于眼前的成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蔽覀兘鉀Q了農(nóng)村的絕對貧困,緩解相對貧困又將作為新的時代命題,貫穿于現(xiàn)代化的全過程。脫貧攻堅雖然已經(jīng)取得全面勝利,但絕不意味著貧困現(xiàn)象已經(jīng)終結(jié),返貧和新致貧的因素依然客觀存在。與解決絕對貧困相比,緩解相對貧困的持久戰(zhàn)任務更重、時間更長、挑戰(zhàn)更大,不僅要解決群眾收入問題,還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僅要減少相對貧困人口,還要努力縮小貧富差距;不僅要解決生存問題,更要關注發(fā)展問題以及發(fā)展成果的共享問題。
民生為本,實干為要。讀懂總書記深厚綿長的人民情懷,踐行“讓大家過上更好生活”的殷殷囑托,最根本的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對江蘇來說,要把關注的目光和更多的精力投向困難群眾、投向農(nóng)村基層、投向相對欠發(fā)達地區(qū),不斷縮小地區(qū)、城鄉(xiāng)、收入差距;對照民生“七有”要求,補足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等短板弱項,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干部的“辛苦指數(shù)”換取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shù)”,讓我們創(chuàng)造的工作實績更有溫度、交出的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從推動適老化改造、完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到推動“雙減”改革落在實處,出臺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做好“每家每戶”的事,才能惠及“千家萬戶”。對每家每戶來說,哪怕很微小,只要解決了,千家萬戶都能看得見、記得住。每家每戶的一件件小事,就是連著民心、系著冷暖的國家大事;一個個民生難點、痛點、堵點,也是撬動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進步的支點。只要我們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干,一年接著一年辦,群眾的日子就能過得一天比一天好,幸福生活就會更加芬芳似錦、笑語滿顏。
春風來不遠,奮斗路正長。為民服務,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永遠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始終牢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踔厲奮發(fā)、篤行不怠,方能不負總書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的人民情懷,創(chuàng)造不負歷史、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扎實業(yè)績。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陳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