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江山壯麗,人民豪邁,前程遠大。時代為我國文藝繁榮發(fā)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臺?!?2月14日,中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家協(xié)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開幕,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從“民族復興偉業(yè)”“人民立場”“守正創(chuàng)新”“講好中國故事”“弘揚正道”這五個方面,對廣大文藝工作者提出五點希望。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一百年來,在黨的領導下,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響時代前進號角,矢志不渝投身革命、建設、改革事業(yè),為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了重要貢獻。如今,我們邁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必然需要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需要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廣大文藝工作者聚焦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用心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是人民所盼、時代所需、擔當所在。
講好中國故事要心懷“中國心”。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藝是時代的號角。中華文明歷經五千年從未中斷,孕育出“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等豐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華民族歷經苦難而又生生不息,創(chuàng)造了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歷史性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等“發(fā)展奇跡”“脫貧奇跡”,為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豐富而生動的素材。心懷“中國心”,就是要增強文化自信,樹立遠大抱負,承百代之流,會當今之變,立足中國大地,從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中提煉主題、萃取題材,努力創(chuàng)作更多彰顯中國審美旨趣、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反映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的優(yōu)秀作品,塑造更多為世界所認知的中華文化形象,全方位展示一個生動立體的中國。
講好中國故事要厚植“天下情”。中國人民歷來具有深厚的天下情懷。從“天下大同”到“命運與共”,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為天下計”的情懷。這份天下情懷的背后,是援非醫(yī)療事業(yè)把和平信息和健康的希望傳遍非洲大地,是共建“一帶一路”把發(fā)展和共贏帶給沿線國家、“授人以漁”的海外扶貧新模式為全球減貧事業(yè)書寫了中國貢獻的新篇章。講好中國故事,當代文藝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類,同世界各國文學家、藝術家開展交流,把中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踐行者的故事“講出去”,把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故事“傳播好”,讓世界上更多的人讀懂敢于擔當、砥礪奮斗、奉獻世界的中國,愛上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
講好中國故事要增強“傳播力”。講好中國故事,增強傳播力,既要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魂”,也要有以人民為中心的“本”,還要有講得好、聽得懂的“基”,三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要增強“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文化自信,把握好傳承和創(chuàng)新的關系,學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激活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這個文藝創(chuàng)新的“源頭活水”。要涵養(yǎng)“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的為民情懷,用腳力踐行責任,用眼力發(fā)現真實,用腦力深刻思考,用筆力訴說真情,讓人民成為“劇中人”,書寫更多更好打動人心的精彩故事。要增強“詩文隨世運,無日不趨新”的緊迫感,充分運用科技力量,激發(fā)創(chuàng)意靈感、豐富文化內涵、表達思想情感,讓中國故事超越地理上的限制、文化上的迥異、語言上的障礙,成為世界人民愿意聽、聽得懂、能共鳴的好故事。
今天的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已經成為各國特別是廣大發(fā)展中國家探尋發(fā)展密碼的樣板,中國故事就是一部生動的“探秘”教科書。期待廣大文藝工作者在前所未有的廣闊舞臺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用心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ɡ钐﹂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