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艾佩韋
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2021·南南人權論壇致賀信并指出,人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呵護人的生命、價值和尊嚴,實現人人享有人權,是人類社會的共同追求。堅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是時代賦予世界各國的責任。
人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和標志,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現代文明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懈追求。中國共產黨始終是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政黨。中國共產黨的100年,就是爭取人權、尊重人權、保障人權、發(fā)展人權的100年。近年來,中國進一步加強人權法治保障,全面參與全球人權治理,先后制定實施了四期國家人權行動計劃,既極大提高了中國人權文明水平,推動了人的全面發(fā)展,也豐富發(fā)展了人類人權文明多樣性,為世界人權事業(yè)做出了重要貢獻。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權價值的集中表達,揭示了人權的核心價值。中國共產黨堅持“人民至上”,牢記初心、不忘使命,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經過8年的接續(xù)奮斗,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實現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推動中國7.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占全球減貧人口70%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消除絕對貧困實現基本生活水準權。
在滿足基本生活水準權的基礎上,中國堅持以發(fā)展促人權,推動全面落實經濟社會權利、文化教育權利以及生態(tài)環(huán)境權利。從保障人民健康,以最全面最嚴格最有力的防控措施有力扭轉了疫情局勢,提升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便利性和可負擔性,完善覆蓋全民社會保障體系,充分保護人民的生命與健康;到鼓起人民“腰包”,截至2020年,推動全國就業(yè)人數達到75064萬人,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2189元;再到豐富人民精神需求,把教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不斷優(yōu)化公共文化服務,提供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這個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中國的人類發(fā)展指數從1990年的0.499增長到2019年的0.761,實現了中國人類發(fā)展水平的跨越式提升。
人民是人權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根本依靠力量,人權道路的選擇應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中國共產黨始終將一切政治行為都以人民整體利益為基本取向,讓民主回歸人民的邏輯、讓自由成全人的全面發(fā)展、讓幸福成為人權的最高標準。發(fā)展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全國共產生262萬多名五級人大代表;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fā)展,全國政協自2012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間共收到58768件提案,48496件立案;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全國農村已普遍開展10輪以上村委會換屆選舉,98%以上的村委會依法實行直接選舉,村民參選率達95%……系列制度與舉措,充分體現了中國對人民主體地位的尊重。中國的民主就是人民民主,人民當家作主正是中國民主的本質和核心。
人人得享人權是全人類的共同理想。作為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推動人人享有人權上始終肩負大國使命,踐行大國擔當。中國積極參與全球人權治理,踐行《聯合國憲章》和《世界人權宣言》精神,先后批準或加入了26項國際人權文書,成功參與3次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國別人權審議,五度擔任人權理事會成員,同20多個國家及地區(qū)組織開展人權對話和磋商,不斷拓展國際人權交流與合作。中國言必信、行必果,敞開國門舉辦廣交會、進博會等共享發(fā)展機遇,推動中歐班列開行列數逆勢上漲,向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5億劑新冠疫苗和原液,全力守護世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中國聚焦實現世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世界人權事業(yè)發(fā)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人權保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國將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堅定不移走符合自身國情的人權發(fā)展道路,高舉多邊主義旗幟參與全球人權治理,為促進國際人權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積極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