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之一,近年來,江蘇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zhàn)略,通過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糧食畝均產出。未來的五年,江蘇計劃建成5000萬畝以上的高標準農田,繼續(xù)將全省人民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傳統(tǒng)的大田農業(yè)生產過程中,農作物所施肥料容易隨著雨水流失影響農田生態(tài)環(huán)境。為提高化肥使用效率,降低農資成本投入,南通海門的悅來鎮(zhèn)今年在高標準農田建設過程中,新上馬了一套尾水回收灌溉系統(tǒng)。新項目建成后,不僅能回收利用流失的肥水,而且還能通過土地連片整治有效增加耕地面積,既環(huán)保又高產。2800多畝的冬小麥也即將迎來播種。
南通市海門區(qū)悅來鎮(zhèn)副鎮(zhèn)長張建新說:“之前我們以雜糧為主,產量一畝1500~1700斤之間。高標準農田建設以后我們以稻麥輪作為主體,我們現(xiàn)在達到了2000斤以上?!?/p>
據初步測算,與普通農田相比,高標準農田建成區(qū),土地租金每畝提高100元以上,糧食產量每畝增加100斤左右,畝均作業(yè)成本降低約150元。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約4300萬畝高標準農田,占全省耕地面積的65%,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十四五”期間,江蘇計劃再新建900萬畝,改造提升600萬畝,確保2025年末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5000萬畝以上。
?。ńK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郝朦、吳剛、陳志斌、龔丹、姜晨光 南通中心站報道)
?。ū緱l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