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劉振坤《一座城的青春交響》新書發(fā)布暨詩歌朗誦會在如苔博庫書城成功舉辦。中國言實出版社原社長、著名作家王昕朋,湖州軍分區(qū)原政委、湖州市委原常委、中國詩歌學會散文詩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湖州市人文建設促進會會長溫永東,徐州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沈士峰,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央視百家講壇欄目主講人田崇雪等領導和專家出席會議。來自江蘇師范大學、徐州幼兒高等師范??茖W校的專家學者,以及廣大文學愛好者40余人參加了活動。活動由中國言實出版社、徐州市作家協(xié)會、銅山區(qū)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聯合主辦,銅山區(qū)作家協(xié)會、銅山區(qū)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共同承辦,徐州市作協(xié)名譽主席楊洪軍主持會議。
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央視百家講壇欄目主講人田崇雪在致辭中指出,劉振坤新書《一座城的青春交響中》不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徐州的風土豪情、四時美景,更以詩人的敏感與才情,抒寫著這片土地上生活的徐州人民——正是他們勤勞智慧、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為這座城市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會議宣讀了著名詩人大衛(wèi),著名詩人丁可,徐州市作家協(xié)會原副主席、著名詩人陳廣德,徐州市作家協(xié)會原副主席、著名詩人肖作華,中國煤炭作家協(xié)會秘書長、著名詩人賈興沛,徐志摩研究專家、著名詩人徐志東,《長淮詩典》《中國詩刊》主編、著名詩人雪鷹等發(fā)來的賀信賀電。大家普遍認為,詩人劉振坤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深厚的愛國情懷、飽滿的思想情感,關注時代、貼近時代、謳歌時代,這部詩集通過對一座老工業(yè)城市崛起、發(fā)生的歷史性變化的詩意表達,抒發(fā)了詩人對新時代的贊美之情。不少詩歌記錄的典型,彰顯著新時代的風采,同時體現了詩人對詩歌本質、內涵以及表現手法的深刻理解、嫻熟運用,這些詩歌讀起來讓人意氣風發(fā)、激情燃燒。
詩人劉振坤分享了《一座城市的青春交響》創(chuàng)作背后的故事。其中《新時代的青春交響》,是為紀念徐州解放七十周年及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所作的一篇主題詩歌。這是時任徐州作家協(xié)會主席、徐州日報總編輯王建給他布置的任務。雖然這不是他第一次寫長詩,但面對如此大跨度、大視野的寫作,還是感覺到有一定的難度。經過近一個月的搜集資料、情感醞釀,最終完成了長達五千余字的詩歌。徐州日報用整整一個版面予以刊登,這在徐州日報的歷史上是沒有過的。這一次嘗試主題詩歌的創(chuàng)作,讓他有了信心,尤其是對于時代重大事件的敏感。為了寫《英雄的城市 英勇的人民》,他和王建驅車行駛在徐州大地上,當他們登上位于京杭大運河南岸的青山塔上時,一下子就被運河轉彎的氣勢給震撼了,于是就有了中間的一部分《午后 于青山塔上眺望京杭大運河》。他還分享了《抗戰(zhàn)在徐州》《光榮的運河支隊》《爆裂在鋼軌間的紅色驚雷》等篇章創(chuàng)作的現實動因及感人故事。此外,這部詩集中的不少篇章,如《父親與三輪車》《父親與人間》《父親和他的南瓜》《父親的實踐(組詩)》等,都是詩人獻給父親母親的贊歌。關于創(chuàng)作,劉振坤認為詩人要在火熱的生活中尋找詩歌的源泉,要在歷史的深處中尋找詩歌的脈象,要在人的精神世界里尋找詩歌的靈魂,要在經典的閱讀中尋找詩歌創(chuàng)作的技巧。
中國言實出版社原社長、著名作家王昕朋介紹了《一座城的青春交響》出版過程和出版價值。他認為,《一座城的青春交響》是一部具有對當代城市發(fā)展全方位記錄,對城市歷史人文予以深邃目光呈現,對大地山川敞開心扉抒情詠嘆的佳作。這部作品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主題鮮明。詩人以宏闊的視野、飽滿的熱情、厚重的筆觸、歷史的警覺,將自己所在城市的深刻變化一一記錄,是徐州及千百座中國城市的青春交響。二是內容豐富。這部詩集有史、有今、有人、有事、有思、有想。除了有徐州這座城市改革開放的厚重內容,還有對徐州這座城市的歷史回顧。三是獨具藝術魅力。語言豪邁,情感充沛,形式壯觀,富有音樂性和節(jié)奏感。
江蘇省朗誦協(xié)會副會長、徐州市朗協(xié)名譽會長、朗誦藝術家沙愛民,徐州市朗誦協(xié)會副會長魏齊,徐州廣播電視傳媒集團主持人、朗誦藝術家常曉丹等,以書為媒、以聲為介,現場朗誦了《致丁可》《父親與三輪車》《致敬!向著這片英雄的土地》《徐州之戀》《關于一個女人》等篇目,聲情并茂地再現了故事情境,給大家?guī)砹藙e樣的審美享受。
在讀者自由交流發(fā)言環(huán)節(jié),來自北愛爾蘭的詹姆斯先生分享了他對徐州這座英雄城市的美好印象,以及對《一座城市的青春交響》“以詩寫史”“為城作傳”的高度贊賞。
湖州軍分區(qū)原政委、湖州市委原常委、中國詩歌學會散文詩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湖州市人文建設促進會會長溫永東在發(fā)言中說,這部作品深深地打動了他。一是思接千古的遼闊視野。這本詩集中的不少詩,不僅是“長詩”,而且是“大詩”,這里說的“大”,不僅主題大,而且格局大,特別是第一輯的“長調”,堪稱歌吟徐州的抒情史詩。二是令人驚嘆的恢宏氣勢。詩人站在歷史與地理的經緯線上,為徐州繪制出一幅精妙的“詩歌地理”版圖。詩集中不少作品立意高遠、結構宏大、想象豐富,氣勢雄渾不僅描繪了徐州幾千年塵封的歷史畫卷,也吟誦了世代徐州人壯懷激烈的奮斗歷程,并展現出千年古城跨越發(fā)展的美好愿景,是徐州歷史、現在、未來的大寫意,既有歷史的滄桑感,又有鮮明的現代性,不僅寫出了徐州城的發(fā)展史,而且寫出了徐州人的精氣神。三是撼人心魄的藝術魅力。《一座城的青春交響》以賦為詩,文采飛揚,是詩情與歷史、哲思的有機交融,既有詩經的現實寫真,又有楚辭的浪漫奇詭,也有唐詩的遒勁雄健,還有現代詩歌的含蓄雋永,呈現出一種奇麗多彩的詩意之美。
徐州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沈士峰在總結講話中指出,文學只有活躍在生活中,才能根基穩(wěn)固、充滿活力。《一座城的青春交響》是劉振坤老師創(chuàng)作的第三部詩集,“打開呂梁的方式”“我們的山水徐州”“爆裂在鋼軌間的紅色驚雷”“好人園印象”等作品源自生活土壤,詩人在廣袤的山川大地、在風云際會的歷史時空,在風情萬物中抒發(fā)情懷、格物詠志,這些詩飽含生活的詩意,凝聚著巨大的生命能量,平凡質樸而真摯動人,形成了獨具徐州特色的人文情懷,為文脈悠久的徐州增添了靚麗的色彩。他希望,新時代、新征程,徐州詩人要不斷吸收借鑒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詩詞之精華,深入了解世界優(yōu)秀詩歌成果,用心用情書寫好當代詩歌新篇章,努力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以詩載道、以詩聚力、以詩化人,用詩情風韻激揚前行的腳步。
活動最后在作者簽名售書中落下帷幕。據悉,劉振坤作品散見于《揚子江詩刊》《雨花》《江蘇作家網》等刊物媒體。已出版詩集《春天的約會》《時間與河流》;散文集《遠去的歲月》《本色生活》;報告文學《一城青山半城湖》(合著)。曾獲得《雨花》全國詩歌征文優(yōu)秀獎,徐州市“五個一工程獎”等。《一座城的青春交響》是詩人劉振坤的一部新詩集,收入詩人近年創(chuàng)作的詩歌60余首(含組詩),分為長調、回響、旅痕、短章四個篇章。詩人旨在以詩歌的名義歌頌徐州發(fā)生的翻天覆地變化,尤其是新時代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讓更多的人了解這座城市的骨相與形態(tài),以及徐州人的精神與靈魂。
通訊員 溫德朝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鄭陽 攝影 張宜明